首页 >> 中医丰胸

慰安妇问题舆论正义和日本的历史战生存

中医丰胸  2020年04月30日  浏览:3 次

“慰安妇”问题:舆论正义和日本的“历史战”

近来在日本的政治话语和国际传播中常常出现“历史战”一词,这个概念得名于日本《产经》2014年4月开始的以“历史战”为名的特辑连载,当年10月,产经出版社又出版了同名书籍。仔细读过这些报道及同名书籍,可知其所谓的“历史战”,是指由于中国与韩国的“恶意攻击”、国际社会的不明就里,目前世界范围内正在展开一场由中韩等国发起、以“慰安妇”等历史问题为武器、以污蔑日本为目的的舆论斗争,日本必须以美国为“主战场”、以中韩等国为“主敌”奋力反击,赢得这场关系到日本名声信誉的舆论斗争。

上述体现日本右翼立场的观点,显然是错误的。但也透露出一个信息,那就是以“慰安妇”问题为代表的历史问题,对日本而言,是其在国际舆论面前的一个“软肋”;对中韩等战争受害国而言,则是一个舆论正义、道义制高点。当前,在这个问题上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妥为把握,对赢得舆论斗争的话语主动权十分重要。

国内外舆论关于“慰安妇”问题的新变化

近年来,关于二战时期日军“慰安妇”问题的舆论关注度持续升高。仅在2017年,这一问题就在中国、韩国、美国以及联合国成为热点。

首先,中国社会对“慰安妇”问题的关注进一步增加。2017年8月,一部表现“慰安妇”生存状况的纪录片《二十二》登陆中国院线,获得了1.7亿元的票房成绩,大大超出此前电影制作方预定的600万元票房收入的目标。影片的巨大成功,显示出当今中国社会对“慰安妇”这一战争受害者群体以及相关历史问题悬而未决的关切。

第二,韩国政府和社会对“‘慰安妇’问题并未得到解决”的态度愈发明确。随着文在寅上台执政,围绕“慰安妇”问题的制度和设施建设大大加快。2017年7月19日,韩国政府发布未来五年国家政策行动规划,提出2018年将设立“慰安妇”纪念日,2019年将设专门机构研究“慰安妇”问题,2020年将建“慰安妇”博物馆。

第三,美国社会对于“慰安妇”问题的关注出现新发展。2017年9月19日,美国旧金山市议会通过议案,将每年9月22日定为“‘慰安妇’日”,并在2017年9月22日当天,在旧金山市中心的圣玛丽广场举行“慰安妇”纪念雕塑揭幕仪式。纪念碑上刻有英文、中文、韩文、菲律宾文、日文等五种语言,中文段落开头写道:“我们最大的恐惧,是我们在二战时期的悲惨经历被世人所遗忘。”目前,美国各地的“慰安妇”雕塑超过了10座。此外,韩国有40多座,德国、澳大利亚也有数座“慰安妇”雕塑。

第四,联合国各人权组织和条约机构对“慰安妇”问题继续表示关注,并加重了要求日本承担历史的劝诫力度。2017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开始审议由中国和韩国等八个国家和地区十多个民间团体联合申报的《“慰安妇”的声音》史料。但是,在日本方面极力阻挠和干扰下,最终该组织宣布就该案“延期决定”。

迄今为止,日本方面已经连续两次阻挠“慰安妇”档案申请世界记忆名录,充分显示出日本政府在侵略历史问题上的立场倒退。20世纪90年代初期,日本政府曾发表“河野谈话”,展现出正视历史、追求和解的姿态。然而,2012年年底安倍晋三再次执政后,将“河野谈话”明扬暗弃,对“慰安妇”问题进行歪曲,甚至否认。虽然目前暂时在阻挠申遗方面如愿以偿,但是从总体趋势上看,日本与国际舆论之间的分歧和对立越来越多。

“历史战”:日本加速大国化进程中的舆论逆袭

安倍晋三再次执政后,日本加速重回政治、军事大国地位的进程,“历史战”一词很快应运而生。从根本上讲,“历史战”不过是战后一直存在的日本右翼保守势力陈词滥调的重复,但日本之所以此时提出这样鲜明的口号,就在于美国提出“亚太再平衡”战略之后,对日本越来越倚重,日本右翼认为这是一个绝佳的历史机遇,应全方位地加以利用,包括解决历史问题。具体来说,通过将中国反对日本错误历史认识,歪曲为“中国咄咄逼人开展对日宣传战,努力在西方和日本之间制造裂痕”的阴谋论,促使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中日历史问题论战中采取袒护、纵容日本挑战历史定论或最低限度的沉默态度。由此,一方面可以塑造日本受到中国恶毒攻击,长期遭受“误解”的历史问题受害者形象,打一场负面国家形象的翻身战,另一方面能够积累国际舆论的既成事实,以备未来之需。在这个过程中,安倍政府采取了一种“攘外必先安内”的策略,先在国内打压异己,统一声音,然后以此观察、试探国外反应,择机而动。

2014年安倍政府历史问题舆论工作的重点是确定总体战略,整治国内舆论。由于2013年年底参拜靖国神社,招致美国“失望”、中国强烈的抗议以及韩国拒绝首脑会见等一系列外交被动,为实现2014年3月下旬核安全峰会上的美日韩首脑会谈,以及配合4月奥巴马访问日韩,安倍政府不得不采取双面策略,一面向美国“服软”,表示不修改以往历史问题相关谈话,一面则在国内启动对“河野谈话”、对《朝日》“慰安妇”问题报道的检查工作,企图从“事实”层面动摇和推翻相关问题的历史定论。2014年10月,自民党内成立“聚焦‘慰安妇’问题”的特命委员会,讨论为“恢复日本的名誉和信任”,如何“对有关‘慰安妇’问题的事实误认和无端批判,基于客观事实进行反驳” 。

2015年日本相关工作的重点转向国外。2015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70周年。在这一重要的“历史年”,日本7月初为“明治时代工业革命遗产”成功申遗,夸示作为“非西欧地区最早的工业化国家”的民族自豪感。8月,安倍晋三发表战后70年谈话,宣称“不能让与战争毫无关系的子孙后代担负起继续道歉的宿命”。10月“南京大屠杀档案”成功登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后,日本反应强烈。11月自民党成立“检证盟军占领政策、东京审判‘侵略战争’认定及现行宪法成立过程的党内委员会”,安倍晋三亲自挂帅,把应对“南京大屠杀”、“慰安妇”问题作为重要议题。12月,在美国推动加强美日韩三国同盟合作的压力下,日韩两国外长宣布双方就“慰安妇”问题的谈判达成一致意见,确认该问题得到“最终且不可逆”的解决。但随后韩国国内出现持续的抗议活动,要求政府取消这一“屈辱”协议。

自2016年起,日本历史问题舆论工作的主要目标集中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据日本媒体报道称,中国“南京大屠杀档案”成功列入“世界记忆”名录后,安倍首相暴怒,要求“尽全力阻止‘慰安妇’问题登录”,绝不容许“再次失败” 。通过缓缴会费、威胁退出等手段,日本政府加大向该组织的施压力度,要求修改“世界记忆”名录的申请制度和流程,极力阻挠中韩等国“慰安妇”史料联合申报成功。

围绕“慰安妇”问题应进一步做好深层次工作

当前,“慰安妇”等历史问题舆论斗争的形势依然错综复杂。只有抓住关键、因势利导,才能在突破日本侵略战争历史问题的“瓶颈”上取得新的实质性进展。

第一,针对当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慰安妇”问题追究严重不足的情况,要继续深入梳理,抢救证据和历史资料,特别是做好证人证言的留存工作,为深化斗争奠定坚实的事实基础。

东莞白癜风
宁波白斑疯医院
葫芦岛治疗白癫风医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