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办农场之替天行盗亦有道
中医丰胸 2020年06月17日 浏览:3 次
校办农场之替天行‘盗’亦有道?(散文)
校办农场之替天行‘盗’亦有道?散文。
在小农场那些我们开垦的土里,埋着些我们曾经的快乐及其背后的孤独,尽管有些是黑暗的,但我也乐以回想。所以,这些快乐及其背后的孤独,被我今天小心翼翼地用文字捧出来,只想让它们变得有点点光亮。
李运祥彝。
当我在城里的家中闻着微波炉里烤红薯的香味,馋得要流口水时,我想,没有多少人会如我这般地去回忆吧,在我的记忆里,有那么一季的红薯花,开得绚烂而美丽,好多年在我人生的天空像开放的烟火一样鲜艳夺目。但今天,我想起来却又热泪盈眶。
我的回忆有如这些生长出红薯的红薯藤,沿着泥土慢慢向前延伸,似乎一直延伸到我们学校的小农场。
我们去田里翻红薯藤,累得手臂酸痛,但我们发现并赞扬红薯藤有太顽强的生命力,在它的每一个节点它都能长出根来札进土壤之中。那一畦的红薯即便到了它们生命的最后了,藤快干枯了,叶子发黄了,但每根红薯藤上都会结出最后一个小红薯,它非常瘦小而且弯曲着,因为红薯藤已经没有多少养分供应了,到最后,这根红薯藤依然会用尽最后一丝力量,让这根弯曲的小红薯尽量长大一点。这时候去田里,可以看到生命在田野里最后挣扎的痕迹,遍地的干藤和发蔫的黄色叶子,在风中凋零,但在其藤子下面的土中,尚有那些鲜活的一个个小小的弯曲的红薯。
学校已办过几个小工厂,经过多次偿试,却都失败了,为了吸取教训,学校工宣队和贫宣队以及我们学校的领导和老师的头脑才慢慢清醒过来,知道以前搞校办小工厂”是脱离客观实际的主观之举,故此以失败而告终。这,正是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呢!要知道,我们学校虽然是峨山县的一所重点中学,但是毕竟地处乡村集镇—小街的黑白坎,闭塞,老师们对办工厂毫无认识,也没有经验可以借鉴。一旦搞起来,只能依靠雇佣人员办事,任人摆布,被别人牵着鼻子走。这样,当然只能让别人讨好,学校哪里还有钱可赚?
后来,经过全体教师反复讨论,出谋策划,大家一致认为:我们学校真正要想落实的最新最高指示,企图通过办工厂让学生学工那是万万行不通的!与其这样违背客观现实瞎折腾,还不如因地制宜搞一个校办农场让学生学农这样才能够真正落到实处。因为,我们学校师生多,有的是劳动力,不必用钱顾请别人,只让师生到农场去干活学农就行了。这样,学校在经济上一定会稳赚不赊。
有了这个明智的选择和决定,工宣队、贫宣队的组长和校长就马上行动,几次三番跑到县、区两级政府去申请,要求划拨一些土地给我们学校,作为校办农场的基地。
一九七三年初,县、区两级政府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批准了我们学校的申请,同意划拨给我们学校一块地处小新寨对面的白龙箐的荒地,面积大约有三十多亩,作为校办农场的基地。其实,这就是允许我们学校在小新寨对面的白龙箐开荒造田
说到这块荒地,那可是四周农村生产队不要的边坡最难开垦的一片地方。在这块荒地里,荆棘丛生,杂草遍布,还夹杂长着一些比人都高的蒿草、荆棘、杂木等等,连人想走进去都感到十分困难呢!同时,这里还到处布满深深浅浅的大小不等的石头。就是这样的一块荒山野地,想开垦出来种上庄稼,的的确确还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呢!
自从划拨了这块校办农场”的荒地,我们学校的教职工特别是学生,可就有活可干了!那年,学校领导亲自率领我们一些年轻力壮的老师并带着流水的学生的我们,担起行李,向舍郎小新寨进军。经过四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终于到达了校办农场”基地,小新寨村已为我们准备好了住的地方,我们只用把行李打开,就在房子里铺就行。
原来,为了开垦这块荒地,工宣队、贫宣队和学校领导早就作好了安排,已经叫后勤主任派人作先头部队,在荒地旁边的小新寨换村领导和农民谈妥并安排好了我们的住处,另外还搭建好了一间又长又大的茅草窝棚,准备作为我们来开垦的教职工和学生的另一个的栖身之所。
当我们担着行李走进民房时,只见里面中间是一条通道,两边已经铺放好了厚厚的一层稻草,正好安放两排铺盖行李睡人呢。当我们草草地安放好了铺盖行李,烧火师傅就说午饭已经做好了,喊叫我们快去吃午饭。
吃过午饭,我们马不停蹄,扛起斧子,锄头,铁锹,挑着粪箕,手拿镰刀,急匆匆地进入荒地,进行除草和平整土地的劳动。在劳动中,那些乱七八糟的杂草和杂木树梗交织在一起,高过人头,不论你多么小心谨慎,腿上和手臂上也仍然不可避免地被它的刺划出一道道红色的伤痕,沁出一滴滴鲜血来。至于那些深浅不一的坑坑凹凹,正好给我们平地带来了不用把土石挑到很远的地方创造了机会。
一天又一天,我们在白龙箐坚持着,苦熬着。
白天,我们头顶烈日的暴晒,挥汗如雨,忍受着热浪和暑气的熏蒸,忍受着腿上被山上花蚊子的叮咬与吮吸,忍受着荆棘和草叶的刺割,男生奋力挥动斧头,砍掉那些乱七八糟的树木,女生则用镰刀割杂草。晚上,我们挤卧在茅草与稻草搭就的地铺上,忍受着那另外一种特大号蚊虫的叮咬,忍受着那酷热空气的憋闷与煎熬,忍受着那浑身上下伤口的疼痛和皮肤的瘙痒,似睡非睡地挥舞着一把大芭扇,在地铺上辗转反侧。
在白龙箐开荒的那段日子,尽管我们每天白天是这样劳累,晚上又休息不好,早晨起来时,感到头昏脑胀,四肢无力,但是,一旦看到辛勤劳动的成果—由我们开垦出来的一大片乌黑的土地展现在眼前,浑身就又来劲了,继续使出浑身解数干起活来。
在这白龙箐边垦荒造田,虽然劳动是十分艰苦,晚上又休息不好,但是,我们的伙食开得却还不错,这让大家感到心满意足,乐呵呵的!是的,在这里,我们可以吃到平时在学校食堂里难得吃到的最新鲜的菜蔬和鱼虾,这可是那些达官贵人所吃的山珍海味”难以比拟的正宗白龙箐的野味”呢!
比如,那现踩现摘的白净净嫩生生的白菜,那现割现割的绿茵茵的韮菜,那淡白淡白鲜嫩嫩的山药,那现挖的山芋头,绿油油嫩生生的蒲草心,还有我们会到小河里现摸现捉的活蹦乱跳的鱼虾。这些新鲜的野味成了我们生活中所需营养的补充,真是要荤有荤,要素有素,鲜嫩可口,清香扑鼻,让我们食欲大增,一饱口福呢。在这里而是因为没人知道他的真面目!同时,我们虽然皮肤晒得黑油油的,但是每顿饭都吃得有滋有味,肚皮都撑圆了,真是不亦乐乎!
经过一个半学年的奋力拼搏,我们终于开垦出了三十多亩荒地并平整好了。于是,我们将靠箐边的一块低洼渍水的土地,大约有十来亩地的样子,分成一畦畦,筑起田埂,变成了田,放了水,还插上了水稻;将里边高一些的一大块旱地,大约有二十多亩,种上了黄豆、花生、芝麻等等农作物。
后来,学校在水田与旱地的交界处,又建筑了一栋比较大的砖瓦平房,作为农场人员的居住地和师生来劳动时的落脚地。又从后勤组抽调来了一个会计,任校办农场场长,并且给他配上了一个后勤职工,常驻校办农场,便于农田。此后,校办农场一旦有什么农活要干,他们就学校,让老师带领学生来劳动。
在以前,我们学校虽然想落实的最新最高指示,搞了两次校办工厂”希望能让学生学工”但都成了一句空话;现在,搞校办农场”让学生学农”却落到了实处。学生们在校办农场里,不仅学会了插秧、除草、施肥、收割等等农活,而且身体也得到了锻炼,增强了体质。
同时,学校常驻校办农场”的两个职工,非常勤俭。他们不但在那里饲养了十多头牲猪,几十只土鸡,而且还种了一亩多地的蔬菜。每当我们带领学生到校办农场”去劳动时,师生还可以免费吃一顿午餐—因为蕃茄、豆角、黄瓜、南瓜、白菜、菠菜、大葱等等时令菜蔬,都是现存的,是我们自己在校办农场”的菜园里种的。还有鸡蛋,后来我听说还把鸡蛋煮熟了分给学生吃。据说,学生们每次轮到来校办农场”劳动时,总是兴致勃勃地来,高高兴兴地回,干起农活来劲头十足堪称“秀娃狂魔”,谈笑风生。
我还听我们的老师说,自从学校搞起校办农场”以后,从经济上来说,不仅没有亏本,而且每年都有盈利,可以逐渐填补以前两次办工厂的亏损。同时,学校的教职员工也享受到了它的一些物质利益。比如,每到过春节时,学校就从校办农场”里运回来十多头牲猪,杀猪分肉,每个教职工大约可以分到十多斤猪肉。除此以外,还可以分到十多斤花生,两斤芝麻,十多斤黄豆等等,比起以前,那过年物质就丰盛多了呢!
在那物资匮乏、缺吃少穿的年代,我们一个月才能见一次肉。现在看见我们自己的农场,当然激动得跳起来了!也难怪邻村的农民们都看着眼馋呢呢!
当我把所有沿着红薯藤的回忆收回来的时候,那段农场的经历,我依然怅然若失,当时那些事是我青春的记录,是我人生中难忘的一页。今天回想后,我似乎发现,它们还能揭示出些滑稽和娱乐的终极意义呢,温饱大爱信仰高级趣味都是需要的,但当这些东西在乌托邦式的信仰达成后还是会有无聊之时。无聊其实就是无意义,这是因为现代物质和文明,早就超过了人类进化水平的需求。但在那个年代,恰恰也需要些低级趣味,才能对抗人生无意义的堡垒,纯粹且天真,近乎本能,所以,今天,我有理由把我们当时的校办小农场,归结为纯真堡垒只是里面装着我们的青春和汗水。现在可以用这样的话来加以总结:梦想有多美,现实就有多残酷。
当然也有我们与自然相处的另一种美,只是当时我们没那个能力去欣赏,更没能力写出来而已。因为就在我们小农场的山坡上,山谷边,含苞孕放的各种山花骨朵,与半山腰的争芳斗艳形成截然对情形至今还在我心里。真可谓,要山花须待人来赏,山中自有山中美,何怨苏杭不遍世!等到那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时日,总会让来人赏心悦目,心花怒放的。难怪就连那个远离我们的唐朝诗人白居易,早我们我多少年就被世外春光所陶醉了。
就这么一转眼,红薯藤般连接的记忆,已经长成了连在一起的一串红薯,我们那时虽然不够优秀,还有许多小缺点,但是这不影响我们对自己青春年华的记忆和认可,我以为,就算是在农场那段经历,也还是可以用充实健康向上向善来总结。
所有曾疯狂过的都埋在土里,所有趾高气扬过的都颓了,所有不知天高地厚的一切,全都变沉默了,拥有的一切都过期了。热爱过的一切都旧了,所有曾经被嘲笑过的都变成了历史,时光不再,已不是我们的世界,早已物是人非,让人崩溃意冷心灰,那时不知道未来在哪里,这个世界越来越疯狂,早把我们那些经历都埋葬在灰飞烟灭里。那么年少。还那么骄傲,那么无知。两眼带刀。不肯求饶。即使越来越少。即使全部都输掉,想起来,也会没心没肺地笑。
好与不好,已不重要,洗尽铅华,捡拾起光阴里那些青涩的碎片,依然可以拼凑一卷光阴,打捞一些早已潜入心底的感动。
诸多琐碎之事,实在不是一个人,一支笔可以记录得完整的,我谨以寥寥数语做一些圈点,想让那些有些暗淡的时光,增加点光亮。
找个时间,喊上几个同学,还真的想再去我们的小农场看看,看看那替天行‘盗’‘盗’走我们青春年华的土地,寻找一些那时藏在绿野仙踪中的珠丝马迹和青春气息。
附:
浣溪沙·无我。
我在人生第几重?
繁花梦境等闲中。
无君无我待春风。
缕缕青丝血泪浓。
岁月千万瞬间轻。
霓裳早掉白龙洞。
2017/09/19日回忆中记。
肥胖症的孩子怎么治疗颈椎病好治疗吗葫芦岛白癜风
-
绿军大佬前往部落认亲祈祷仪式像不像瓦坎达
2020-06-20
-
杉子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16
-
农药使用有禁忌7种情况
2019-07-16
-
河北全面放开传统中医药服务的中医门诊和诊
2019-07-16
-
当归藤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15
-
炎热夏季穴位按压可防急性病发作
2019-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