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丰胸

德国人眼里的上海大众朗逸前传

中医丰胸  2020年07月10日  浏览:1 次

德国人眼里的上海大众--朗逸前传

上海大众朗逸前传

——两个德国人眼里的上海大众

可能谁也想不到,上海大众的合资居然和周华健有关系?呵呵,当然不是真的,是周子建!1978年,时任中国机械部部长的周子建访问德国,目的地是戴姆勒-奔驰的总部斯图加特,在周子建访问德国期间,他发现在德国奔跑众多的不是奔驰,也不是宝马,而是悬挂着VW标志的大众汽车,他在实现毫无准备之下决定率领一干人等直奔狼堡大众总部,当然,保安拦住了这位身穿中山装的中国人,不过并没有阻止他和大众的高层的第一次对话,这一次冒失的拜访,揭开了中国汽车合资的序幕。   前天,偶尔逛书店,突然看到了一本《上海1000天:德国大众和结缘中国传奇》,这是7月份刚刚出版的新书,作者是上海大众首任德方副总经理马丁.波斯特先生,我一天时间内一口气看完了这本200页的新书。周子建的故事就是这本回忆录中的片断。   作为上海大众的德方主要创始人之一,这本书里面解密了诸如为何是导入桑塔纳国产而不是其它车型?为何上海大众成立之后还和上汽集团旗下“上海牌”还能共存8年?等等许多疑团,同时,也有许多筹建之后的故事。作为上海大众最原始的档案,已经退休的马丁波斯特的回忆录融入许多中国汽车的情结。   就在不久之前,我也看完了德国大众前任总裁哈恩博士的《我在大众汽车40年》,作为合资上海大众的决策者,这两本书中的交集都是关于中国合资的过程,所不同的是,哈恩的书是从大众全球的布局战略来进入,而《上海1000天:德国大众和结缘中国传奇》是从合作的每一个细节进入。   无论如何,要了解中国汽车的合作历史,肯定都不能绕过上海大众的筹建过程和历史,在当时,包括奔驰、福特以及丰田都是怀着看笑话的心态来看中国汽车的合作和合资进程,当然政府邀请所有的国际汽车公司去中国投资。而且,在哈恩看来,当时中国考虑的不是建立自己的轿车工业,因为在那时的中国,私人轿车是一种奢侈品,国内没有哪个私人能享受得起。中国人要利用国内低廉的人力成本来组装进口的汽车组件,靠出口成品汽车来获得迫切需要的外汇。   不过,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包括德国在内的工业国家对中国的工业热情普遍持谨慎的态度,中国汽车市场的增长前景被评估为很差。因此,中国的邀请得到的回应十分冷淡。大众汽车属于极少数对这个产地发出肯定信号的生产商之一,当然,雪铁龙和雷诺汽车也是积极的参与者之一。我们的讨论先从15万辆的年产量开始,但未陈述这个数字的理由。要组装的汽车种类是大众商用车、高尔夫和桑塔纳。   双方就共同合作达成了广泛的一致,但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第二次石油危机破坏了所有的计划。大众汽车举步维艰,下令停止全部的项目。董事会好不容易才被说服,没有将通向中国的大门完全关上。

1983年之后,石油危机的好转促成中国项目的重新启动,这时候,奥迪汽车主管人力资源的董事马丁波斯特如约出现,从意图上来看,似乎大众和中方都是要从奥迪开始起步,但是马丁波斯特在书中解密说,无论是他本人还是大众方面都觉得当时畅销的桑塔纳更适合中国市场,所以虽然是奥迪董事身份,但是他本人属于主动请缨来到中国开拓事业。当时,他刚刚40岁,携带者几乎对中国一无所知的妻子和两个女儿来到陌生的上海。   随后的故事尽人皆知,我想要说的是,两位德国人固然回避了自身在合资中固执和强势的作风等一系列的问题,但是我还是觉得,作为合资中国的吃螃蟹者,无论是马丁还是哈恩,在进行中国合资的决策和行动的时候,他们和中方领导人仇克、张昌谋以及陈祖涛做出的几个决定中国汽车合资进程和上海大众未来多年的发展规划的决定令人叹服。   首先是国产化问题,由于当时的外汇管制和限制,上海大众合资之初就约定要在5年之内开始启动国产化工作,而1986年开始的通货膨胀以及外汇短缺加速了国产化进程;

其次的本土化,从85年合资开始,德方就要求中方大量的员工进行严格的培训制度,而且,出乎意料的是,是德国政府和大众汽车的基金会赞助了多大300人的上海大众中方员工的培训,而且,毫无疑问的是,当今上海大众甚至上海大众的中坚力量都是这一决策的受益者。

没有想到的是,在合资开始,双方就为未来上海大众和中方的自主品牌的建设进行约定,大众方面同意在合资进程之中帮助中方的独立开发汽车。所以,就这点来看,如今上海大众第一款新车朗逸虽然在我们看来姗姗来迟,但是从另外一个意义来说,外界对于上海大众朗逸的诸多猜疑其实是建立在不知情的前提之下,而且,从最近的报道来看,我奇怪地看到,这种猜疑已经上升到了斥责和批驳的高度。

对于这个新生的婴儿,她当然不是完美的化身,,我们不妨静静看着这个合资进程20多年的第一款成果的出现,我们固然不必、也没有义务对她进行精心呵护,但是同样也没有必要尚未开始人生就把这个小孩扼杀在摇篮之中。而且,让人意外的是,还有一些带着强烈仇视和敌意的攻击开始出现,如果是单纯的商业动机和民族情绪我们理解,但是如果是另有目的,那就很难界定了。

上海大众的25年,就是中国汽车的合资25年的见证,想到1985年上海安亭工厂每天只能组装2辆桑塔纳,但是那时候,哈恩和中方就预测到在2000年产能达到30万辆左右。而且,哈恩还说,上海大众的产销规模,会在不久的将来达到100万辆。只是不知道,这个大众汽车最大的合资工厂将来不会出现除了VW旗下品牌之外的其它品牌。

乌鲁木齐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好
马鞍山白癜病医院
张家界妇科医院哪家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