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过程
中药大全 2020年01月18日 浏览:2 次
育儿过程,就是父母成长的过程
很多家长经常会抱怨养孩子真的是累,特别是被孩子一些莫名其妙的举动,搞得团团转,其实成人是否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呢?是否了解是什么样的内在驱动力驱动着孩子做这些举动呢?如果新手父母在育儿过程中,自己也能沉进去,其实你会发现,等孩子成长了,你已经成为自己孩子的育儿专家了。所以说这过程说是育儿还不如说也是父母成长的过程。我把这个分成二个阶段:03岁和36岁。
第一阶段:03岁
这个阶段的初期新手父母可能更多的是注重孩子的护理方面,其实这个时候孩子的很多能力已经开始慢慢发展了,比如大运动方面,信任自己及信任他人等各方面的能力开始逐步发展。
由于03岁是无意识吸收性心智,成人有时候会发现,故事机开着故事,他在看书,时间一久,故事机里的故事他会讲了,自己看的绘本内容也记住了,这个就是因为岁的孩子是无意识吸收性心智,对于周边的一切,孩子不会进行筛选,全部都吸收进来,了解了这点,家长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
而岁也是孩子几个敏感期的开始,有些可能在3岁前就结束了,有些可能会持续贯穿岁整个阶段。
敏感期有:语言敏感期(岁),秩序敏感期(岁),感官精致化敏感期(岁),动作协调敏感期(1.)岁,社会行为敏感期(2.)岁,小物品敏感期2岁达到顶峰。
其实所谓的敏感期是一个共性问题,就是说这几个敏感期每个孩子都会有,可能时间上会有些差别,而不是所谓的有些敏感期有一部分孩子会有,有一部分孩子没有,有时候遇到一些家长很焦虑,一发现孩子有一些特殊行为,就认为是敏感期,然后家长把自己的焦虑情绪也传递给了孩子。
上面说到的敏感期时间不一定每位孩子都是这样,有些会晚有些会早,但一定是每个孩子都有的。
比如小物品敏感期,你会发现孩子有一段时间里掉在家里地板上的小纸屑,他一眼就能看到,而且特别喜欢找这样的小的东西;
还比如秩序敏感期的一个表现,就是走楼梯,孩子一定要走你前面,如果你走他前面了,会闹着让你走他后面去。当然秩序敏感期的表现不单单这点,秩序敏感期期间其实是对孩子一个安全感的建立,不要经常换喂养环境,对于家里比如绘本的摆放,也尽量不要变动,这样他知道从哪里拿来应该在放回哪里。
这个时期孩子对于自己能够预见的事,会比较享受做这件事的过程,如果对于自己不能预见的事,孩子可能就会情绪不太稳定。这个就像大人一样,如果你去做一些你也没什么把握能成功的事,你肯定也会心里没底。
当然敏感期能讲很多,不一一展开了,家长了解了各个敏感期后,就知道有时候所谓的在家长面前一些奇怪的举动,就能理解了。
第二阶段:36岁
经历了03岁这个阶段,各位爸爸妈妈应该更有心得了,36岁的孩子是有意识的吸收性心智,不像3岁以前是无意识的吸收,3岁之后逐渐的选择性吸收了。
特别是刚过3岁这段时间,有些孩子会变得非常黏爸爸妈妈,而有些焦虑的父母急着培养所谓的孩子独立性,硬是在孩子需要父母陪的时候让他一人去面对,其实这也是父母育儿过程中的一个误区。
3岁以前孩子认为自己就是超人,因为孩子只要一哭,就会有来过来抱,有人过来哄,只要一哭就能引起大家的注意,他觉得他是整个世界的核心。3岁之后孩子逐渐意识到他看到的世界跟他之前想的不一样,渐渐地他发现他不是世界的核心了,很多事情要独立去面对了,孩子会有些心里没底,会向父母寻求安全感。当然这个时候不是说父母把孩子应该做的事情都做好,而是向孩子传达无论怎么样父母都会陪着你的信息,逐渐鼓励孩子独立去完成一些事。这样孩子既能慢慢的独立去做一些事情,也不会没有安全感。
而且岁这个阶段,随着孩子独立性不断增强,他会一直渴望自己能完成一些事,寻求孩子自己认为的成就感。这个时候家长应该多鼓励他自己去完成,当然前提是家长要示范一下,不然孩子根本是无从下手,我在之前的文章中也提到过,这个时候家长应该多问孩子你需要我帮助吗?这个对培养孩子的主动性能力的发展很有帮助。
这个时期家长会发现孩子很喜欢重复,一件事情可以反复做好几次(当然这个在三岁之前也有这样的表现也是正常的),这个时候不要去打断孩子,所谓重复产生精准。有些孩子读书的时候粗心,其实就是重复的不够。
岁也是建立规则的关键阶段。现在很多家长认为给孩子自由就是什么都不管,这个是误区,应该让孩子在一定规则内自由发挥。个人觉得蒙台梭利的三大原则: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环境,还是很有道理的,让孩子在遵守这三大原则的情况下自由发挥。而且家长会发现,小时候规则意识没有建立起来,再大点想再建立就比较难。
知道了这些情况,孩子36岁的时候相信很多父母知道应该怎么做了,我一直相信父母一定是自己孩子的育儿专家。
06岁期间孩子长大的同时,家长同时也在不断成长,家长不断的成长传递给孩子的就是正能量,应该来说这个阶段是家长与孩子一起成长,因为你要更了解孩子,你必须学习更多。
有这么一句话,不一定全面,但也有一定的道理,06岁父母是否教得好相处的好,在孩子青春期的时候就能表现出来,如果这个时候孩子愿意跟父母说心理话,那06岁的教育就是成功的。
脑卒中的症状咸宁妇科医院哪家好
幼儿口臭吃什么调理

-
能给大脑释放压力的好方
2019-07-13
-
为什么说睡前足浴是保健良
2019-07-07
-
关节炎患者可以吃红肉么
2019-07-07
-
螃蟹脚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06
-
减肥药的优与劣
2019-07-06
-
地骷髅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