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药大全

随着小暑的到来

中药大全  2020年02月10日  浏览:4 次

摘要:随着小暑的到来,这难熬的三伏天也拉开了序幕,高温、高热、高湿的天气频繁出现。天气固然不适,但这也是一年不可或缺的时节,我们应该顺天时而为之。

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小暑,意为盛夏虽至,但还未到最热的时候。

有谚语道 小暑过,一日热三分 ,小暑后可以明显感觉气温在日日攀升。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夏天已经过了2/ 咯~

小暑三候

小暑三候为 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鹜 。

灼灼高阳下,连刮起的风都是热乎乎的,身处室外却如入蒸屉;

喜鸣的蟋蟀也离开暴晒的田野,来到阴凉墙角避暑;

机敏的老鹰则跃向深空,远离地面蒸发的层层热浪。

随着小暑的到来,这难熬的三伏天也拉开了序幕,高温、高热、高湿的天气频繁出现。天气固然不适,但这也是一年不可或缺的时节,我们应该顺天时而为之。

小暑5小点

1、冬病夏治 三伏灸

三伏灸 是我国传统医学中最具特色的伏天保健疗法,它是依据中医学 天人相应 、 冬病夏治 春夏养阳 等理论,利用全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人体皮肤腠理容易打开,应用具有温经散寒补虚助阳的,对经络腧穴的温热刺激,令阳气渗入穴位经络,通过经络的气血直达并处,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2、少动多静 伏 六邪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和立秋之中,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所谓的 伏天儿 ,就是指农历 三伏天 ,即一年当中最热的一段时间。可以这样理解: 伏 就是天气太热了,宜伏不宜动,尽量少做大幅度的运动。

、注意室内外温差,避免久待高温

人体感觉最适宜的温度是22℃~24℃,室内冷气温度不宜过低,否则从高温室外进入时,易受寒气侵扰。

当外界温度超过40℃时,待上一段时间,体内的排汗系统就会关闭,身体发烫,直至大脑受影响失去知觉产生昏迷,也就是 中暑 ,通常人在中暑前会出现痱子和肌肉痉挛。

4、出汗多,补足水,加点盐,降体温

酷暑时节出汗增多,体内钠盐电解质也流失严重,大量饮用白开水而不及时补充盐分可能引发肌肉抽搐或痉挛性疼痛,所以最好在水中加少量盐。

饮水过少时体温会上升,喝水能调节血液粘稠度,同时降低体温,促进体内代谢排毒,一般成年人每天需水量为 体重(kg) 0 ,比如体重60kg的人需水量就为:60* 0=1800ml,此外水果和蔬菜也是重要的水分补给。

5、冰啤虽爽,可不能贪杯哟

夏季消暑绝对少不了冰镇啤酒,不过痛风患者、慢性胃炎患者和心脏功能不好的人群不宜引用啤酒。啤酒内含大量嘌呤核酸,而痛风患者嘌呤核酸代谢功能失常,饮用啤酒会引发高尿酸血症,导致痛风性、肾功能衰退等。啤酒对胃粘膜有损害,会引发食欲消退,上满,萎缩性胃炎患者不宜饮用。对心脏疾病患者来说,啤酒的大量水分会增加心脏负担,引起心肌肥厚,有的危险。

小暑至,盛夏始。炎炎夏日,人很容易 上火 和食欲不振。小暑时节如何养生?妙招送给你:过六关,灸六穴,吃六食。

 


补气,滋肾,益精,用于气阴亏虚、肾精不定所致的头晕、心悸、目眩、耳鸣、健忘、失眠、疲乏无力;更年期综合症,病后体虚见证书证候者。

台州治疗男科医院
大连治疗妇科方法
月经血不畅怎么办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