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太阳膀胱经本经腧穴之会阳
中药大全 2019年08月02日 浏览:6 次
摘要:会,会合、交会也。阳,阳气也。会阳名意指膀胱经经气由此会合督脉阳气。本穴物质为下髎穴传来的地部剩余经水,其量也小,至本穴后吸热气化为天部之气,此气与督脉外传的阳气会合后循膀胱经散热下行,穴内气血的变化特点是天部的阳气相会,故名会阳。
本经腧穴
睛明、攒竹、眉冲、曲差、五处、承光、通天、络却、玉枕、天柱、大杼、风门、肺俞、厥阴俞、心俞、督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膀胱俞、中膂俞、白环俞、上髎、次髎、中髎、下髎、会阳、承扶、殷门、浮郄、委阳、委中、附分、魄户、膏肓俞、神堂、譩譆、膈关、魂门、阳纲、意舍、胃仓、肓门、志室、胞肓、秩边、合阳、承筋、承山、飞扬、跗阳、昆仑、仆参、申脉、金门、京骨、束骨、足通谷、至阴
会阳
出《甲乙经》。别名利机。属足太阳。在骶部,尾骨端旁开0.5寸。布有尾骨神经和臀下动、静脉分支。
穴名释义
会,会合、交会也。阳,阳气也。会阳名意指膀胱经经气由此会合督脉阳气。本穴物质为下髎穴传来的地部剩余经水,其量也小,至本穴后吸热气化为天部之气,此气与督脉外传的阳气会合后循膀胱经散热下行,穴内气血的变化特点是天部的阳气相会,故名会阳。
主治
泄泻,便血,痔疾,,带下。
取穴方法
俯卧位或跪伏位,在尾骨下端两旁,督脉旁0.5寸处取穴。
穴位配伍
配承山治痔疾。
日常保健
如坐骨神经痛、胃肠虚寒症等,在做完肾俞后加搓腰动作。即:吸气时,两手掌从会阳穴沿膀胱经向上搓至肾俞穴,呼气时,两手掌向下搓,一上一下为一次,少则八次多则三十二次。最后,两手心对准肾俞穴,做三次压放呼吸动作。
功用:本式能补肾纳气,是治疗肾炎等及生殖系统疾患的辅助功法。无病常做此式具有较好的保健作用。
本品为非甾体抗炎药,仅在至少一种其他非甾体抗炎药治疗失败的情况下使用。可用于慢性关节炎(如骨关节炎等)的疼痛、手术和急性创伤后的疼痛、原发性痛经的症状治疗。
糖尿病胃轻瘫便秘多久好
小儿脾胃虚弱怎么调理
小便黄赤失禁是什么原因
新生儿腹胀腹痛怎么办
宝宝拉肚子治疗方法
小儿便秘饮食注意什么好
武汉哪专科医院性病好云南治疗白癜风哪好
河南治疗妇科的医院哪家好

- 上一篇: 葡萄根的功效与作用
- 下一篇 【中药释义】还记得端午节的雄黄酒吗,白娘子为什么会怕雄黄酒。
-
能给大脑释放压力的好方
2019-07-13
-
为什么说睡前足浴是保健良
2019-07-07
-
关节炎患者可以吃红肉么
2019-07-07
-
螃蟹脚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06
-
减肥药的优与劣
2019-07-06
-
地骷髅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