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气不足会导致脾胃虚弱
中药大全 2019年06月19日 浏览:9 次
中气不足会导致脾胃虚弱
健康的脾胃,是你健康身体的重要保障。如果脾胃出现虚弱问题的话,那你的体质就会下降。中医认为,中气不足就会让脾胃出现虚弱的问题。究竟,中气不足与脾胃虚寒,会有什么样的联系呢?下文做了具体介绍。
中气在中医里指的是脾胃之气。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是*气机升降运动的枢纽,因其居于中焦,便有了这个称谓。令人遗憾的是,不少现代人都存在中气不足的问题。
中气不足,就会导致脾胃功能虚弱,运化失常,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它的常见表现有、乏力、出汗、食少腹胀、语言无力、精神不振,从面相上看会出现虚胖、舌有齿痕等症状,严重者会中气下陷,引起胃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症。中气充足者则相反
日常生活中,容易出现中气不足的主要有三种人:
1.先天禀赋不足,或脾胃虚弱者。脾胃虽为后天之本,但若是先天体质虚弱、根基不牢,也会引起后天的脾胃虚弱、中气不足。
2.劳倦过度,忧思日久者。身体和精神上的过度劳累都会损伤脾气,脾气虚则气血生化无源、肢体失养,出现神疲乏力等中气不足的症状。
3.饮食不节,饥饱失常者。所谓饮食自倍,脾胃乃伤,也就是说暴饮暴食或过度饥饿会损伤脾胃,导致气血运化失常、中气不足。
那么,中气不足应注意什么呢?首先,饮食方面要多吃容易消化的食物(如面条、牛奶、软饭等),忌生冷、坚固、刺激性食物;少食多餐,忌暴饮暴食。《寿世秘典调摄》记载称:宁少毋多,宁饥毋饱,宁迟毋速,宁热毋冷,宁零毋顿,宁软毋硬。此六者,调理脾胃之要法。其次,一定要忌劳累,惟劳倦最能伤脾。而思为脾之志,人的思虑与脾有关,思虑过度则伤脾。所以中气不足的患者切忌劳顿,劳心劳身都是不可取的。
中医治疗中气不足的代表方剂为补中益气汤,为了方便患者服用,市场上也有同类的中成药,如补中益气丸、人参健脾丸等。补中益气汤出自名家李东垣的《脾胃论》,具有补中健脾、益气升阳之功效。方中的黄芪素有补气诸药之王的美称,有补中益气,固表升阳的作用,能改善由气虚引起的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党参、白术、甘草可以益气健脾,陈皮可以理气醒脾,升麻、柴胡可以升阳。
所以说,出现中气不足的问题,一定要及时的调理才行。在中医里,有很多补气的偏方,都能帮助你解决中气不足的问题,如果你想要更好补气的话,不妨来多了解一些相关的知识,中医可以帮你健康养生。
:日常保护耳朵小窍门

- 上一篇: 性感好身材31天变身法
- 下一篇 北京中医药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换届会议召开
-
能给大脑释放压力的好方
2019-07-13
-
为什么说睡前足浴是保健良
2019-07-07
-
关节炎患者可以吃红肉么
2019-07-07
-
螃蟹脚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06
-
减肥药的优与劣
2019-07-06
-
地骷髅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