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国关于有限地球时代的怀疑论
中药常识 2020年07月17日 浏览:3 次
作者:江晓原;刘 兵
《有限地球时代的怀疑论——未来的世界是垃圾做的吗》田松著科学出版社出版定价:25元
刘兵兄,田松近年关于环境、发展等方面的激进看法,我们都已经相当熟悉了。他的这些看法,许多人有不同意见,不过我倒是非常欣赏。特别是他那些有点耸人听闻的文章标题,如“在自己的家乡失去意义”、“让我们停下来唱一支歌吧”、“未来世界是垃圾做的”、“要年薪多少才能日日欢歌”……,既有实事求是之心,兼具哗众取宠之效,从传播的角度来说是相当成功的。
当然,标题只是标题,关键是文章的思想和观点。田松的观点是激进的,但其鲜明的特色则是悲观。这些文章散见于报刊杂志,现在有机会集成一册出版,我感到非常有价值。一方面当然是便于读者较为系统地了解他的观点,另一方面,如果有人不同意他的观点,甚至要进行批判,现在靶子集中在一起,也更方便射击了。
作为我们共同的朋友,我们对田松其人、其风格是比较熟悉了。我们都会同意说他很有才气,很有独特的想法——而这在当下学者、非学者们的写作中却是相当缺乏的东西。你提到他那些文章标题的特色,其实那只是一部分,可以看作是一种有才气的传播手段的表现。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反映在他的文章中的那些看上去颇为标新立异、与众不同甚至有些惊世骇俗的思想,那些思想才是文章价值之所在。
从总体上讲,如果有人把田松归类到旗帜鲜明地反现代化的行列中,那应该是不会有什么争议的。问题在于,他是不是“反科学”?因为这种说法比较敏感,所以多做点厘清是必要的。我以为,在某种意义上,即在对西方主流科学的无限制的鼓吹和利用上,他是有明确地“反”的特征。但如果在多元的科学,也即承认多种“地方性知识”也是某种科学的意义上,他又显然不能被说成是“反科学”。对此,不知你怎么看。
我为何特别欣赏田松那些文章标题,是因为那些标题几乎已经可以成为格言或口号,而且它们充分表达了田松的思想。
我认为田松本质上并不反科学,但他在相当程度上反现代化。
也许有人会说:现代化不就是科学带来的吗?现代化确实是科学带来的,但现代化并不能等同于科学。在现代化之前就有科学。现代化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就是如何对待科学的问题。我觉得在波兹曼将人类文化分成的三种类型中,田松估计和波兹曼一样,最中意“工具使用文化”,对于“技术统治文化”也还能接受,而波兹曼深感悲哀难以忍受的“技术垄断文化”,也就是田松笔下的现代化。
近来,田松在其文章中,又提出了一句名言:“过去,科学是神学的婢女;现在,科学是资本的帮凶。”我以为,这很能代表其思路和立场。在这种意义上,也很难说他不反科学,或者,至少是在某种意义上的“反”。这种反,也包括对于科学之本质与功能之反思,因而,也就与现代化问题联系起来。
其实,在我们自觉不自觉地随着现代化和工业化、资民警赶到时本化的过程走下去时,有田松这样的反思是非常必要的。除了你说你特别欣赏的标题之外,对于其文章中的那些尖利的思考,我更觉得读起来令人深受启发,发人深省。而且,最重要的是,尽管国内国外也并车辆失控发生漂移非没有类似的观点,包括学理性的和在大众传播中的,但田松的那些观点和独特的文字,却是非常地道的个人思考的产物。
不过,说到田松对科学和现代化的反思,其基础立场上,倒有一个问题,即我认为他仍然没有非常彻底地摆脱科学的约束,仍然留有某种科学主义的印迹,从而带来了一些内在的矛盾。
这里有两个问题。首先是“反科学”问题。到底什么叫“反”?通常我们使用“反”这个字时,总是意味着希望这个字后面的词汇所指的事物消亡。比如“反对殖民主义”当然意味着希望殖民主义消亡。如果是这样,那么还是不能说田松是“反科学”。田松确实在批评科学,说科学现在成了资本的帮凶,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希望科学消亡。就好比我们批评一个孩子,说他现在成了坏人的帮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打算杀死这个孩子——我们只是希望这个孩子学好,不要继续充当坏人的帮凶。
其次是你所说的田松“仍然没有非常彻底地摆脱科学的约束”问题。田松也是学物理出身,受过良好的数理科学训练,他思考问题和表达思想当然不可能摆脱科学的约束——为什么要用“束缚”这样的措词呢?这难道不是一种优势、一个长处吗?当然,我这样说可能又要被指为“科学主义尾巴没有割干净”了。我以前在讨论中曾经表示过,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出发,我并不赞成对科学主义斩尽杀绝,保留一个尾巴不也挺好吗?况且有“某种科学主义的印迹”,也还不等于科学主义啊。
不知你说田松的“一些内在的矛盾”是指那些方面?愿闻其详。
这次我有点不同意你的判断了。我们曾在谈论英国人罗伯·坦普尔的书时,有过一个观察和判断,即发现他们经常在科学主义和非科学主义之间游移不定,而且认为这是“民科”的一个典型特征。我觉得,这种冲突在田松这里更为明显。田松的好朋友、清华大学的蒋劲松先生也注意到了这点,在近来描写对田松印象的一篇文章中,甚至称田松为“热力学第二定律主义”者,认为田松在反对科学主义时,实际上却是采用了一种更强版本的物理学主义,而且,认为田松在其书中非常关键的对于“熵”的概念的使用,也是颇有“民科”风格的。
蒋劲松的观察与我的感受非常一致。在一些场合,我也经常对田松做类似的评论。当然,是否一定要把科学主义斩尽杀绝是一回事(其实也不可能斩尽杀绝),但在一个人的身上,在强反科学主义的研究中,因骨子里的某种科学主义而带来尖锐的内在矛盾和逻辑不一致,那就是另一回事了。田松关于“垃圾”的大量文章,创意很好,语言很好,很有文采,很有说服力和感染力,但却把其最根本的基础,建立在物理学中的“热力学第二定律”和这一定律引入的“熵”的概念基础上,这就有些问题了。其实,去掉这种基础,并不会影响其论证的力量。
我这样说,其实丝毫没有贬低田松的文章的价值,只是说其 中有些这样的特征。我倒真是希望,他能在摆脱这种内在矛盾的前提下,更有力地鼓吹和倡导他的学说和理念。
(实习:马妍)
皮肤瘙痒应该怎么处理江西白癜风好的医院北海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好
- 上一篇: 藩国江南古韵七绝十首寄紫月新韵
- 下一篇 藩国亚洲铜
-
幸福快乐国米天王国米一直是我的球队不知道自己的未依依不舍
2020-06-22
-
五穴位助你止秋咳
2019-07-11
-
四川绵阳市中医医院结对共建帮扶折弓乡
2019-07-11
-
鱼鹰骨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07
-
染色体异常及免疫抗体的相关问题
2019-07-06
-
鸡血藤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