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药常识

针灸取穴位的方法和细节有哪些

中药常识  2019年09月02日  浏览:3 次

  摘要:日常生活当中,有很多的人会选择针灸的方法,有助于治疗疾病,而且,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针灸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是要注意一些事项,要专心致志,要注意穴位的准确性,有利于 舒适,自然。那么,针灸去穴位的方法和细节有哪些。

  取穴方法

  1.足三里和曲池配合,能调节血压,预防和治疗中风。

  2.海能益气固精,补肾助阳。

  .肺俞、风门、大椎三穴配合能够用于体弱易患感冒,或患有疾病者。

  4.三阴交、肾俞、关元三穴进行配合可健脾补肾。

  艾灸的灸法

  1.艾条温和灸:每次灸分钟,中午11时灸效果最佳,隔日或每 日灸1次。如无明显不适,每周1次或每月灸次,或每月初连续灸天,坚持数月或长年坚持不懈,必见成效。

  2.艾炷隔姜灸:每次灸壮,隔1- 日或每周灸1次,连续灸1- 个月。脾肾虚寒者,艾炷宜大,时间宜长。

  艾灸的注意事项

  1、要专心致志,耐心坚持: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徒伤皮肉,浪费时间。对于保健灸,则要长期坚持,偶尔灸是不能收到预期效果的。

  2、要注意 、穴位的准确性: 一方面要适合艾灸的需要,同时要注意 舒适、自然,要根据处方找准部位、穴位,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防火:现代人的衣着不少是化纤、羽绒等质地的,很容易燃着,因此,施灸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时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滚脱落。用艾条灸后,可将艾条点燃的一头塞人直径比艾条略大的瓶内,以利于熄灭。

  4、要注意保暖和防暑: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在冬季要保暖,在夏天高温时要防中暑,同时还要注意室内温度的调节和开换气扇,及时换取新鲜空气。

  5、要防止感染:化脓灸或因施灸不当,局部烫伤可能起疮,产生灸疮,一定不要把疮搞破,如果已经破溃感染,要及时使用消炎药。

  6、要掌握施灸的程序:如果灸的穴位多且分散,应按先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的顺序进行。

  7、注意施灸的时间:有些病证必须注意施灸时间,如症要在临睡前施灸。不要饭前空腹时和在饭后立即施灸。

  8、要循序渐进,初次使用灸法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剂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时间短一些,壮数少一些。以后再加大剂量。不要一开始就大剂量进行。

  日常生活当中,大家要掌握一些的程序,还有注意针灸的时间,不要空腹针灸,而且要循序渐进,掌握好量,同时,要注意保健常识,在冬季的时候,可以有效的取暖夏季的时候可以避暑,但是大家需要注意针灸的方式。平时大家需要注意避免感染

  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骨质增生、肩周炎、坐骨神经痛、跌打扭伤、风湿类风湿关节炎及各种老年行骨关节病的辅助治疗。

哪些食物治疗便秘
孩子经常流鼻血
小孩不爱吃饭什么原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