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为辛勤的习字人牛
中药常识 2021年12月06日 浏览:2 次
甘为辛勤的“习字人”
几年前,在北京一个书法界盛会上,一位在书法界籍籍无名的中年男子的作品惊动四座。他以方笔写篆字,开创了篆书用笔的新境界。这种字体叫三国天发神谶碑体,在历史的起落沉浮中几近失传,这位男子就是生于湖南的书法家罗少宇。
《天发神谶碑》又名《天玺纪功碑》,为三国时期吴国孙皓即帝位后以天降祥瑞为由而书,字体以隶书笔法入篆,气势雄健奇姿。齐白石老人曾把这种新奇瑰丽的碑文带进篆刻,而罗少宇则用毛笔将碑体留在了纸上。
罗少宇,生于1963 年,湖南省衡南县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少时离家到广东、上海求学。自幼喜爱书法,勤学苦练,笔力雄健,尤擅行、隶二体。谈到与三国天发神谶碑的结缘,罗少宇回忆:6 年前,他陪同朋友参观上海博物馆,无意中看到三国天发神谶碑残拓,当时便深受震撼。它让我对汉字之美有了全新的认识。由于博物馆内禁止拍照,他便默默伫立在碑拓前细细观察:与常见的书法字体不同,《天发神谶碑》字体结构紧密,开而不散,以圆驭方,势险局宽,形象奇异古奥,规整刚劲,雄伟劲健。结字方折紧敛,姿态方劲峭厉,格调古拙,简直太迷人了。罗少宇就这样站在博物馆里认真揣摩了两小时之久却浑然不觉。
从博物馆回到家,罗少宇便立刻找来笔墨纸砚,试着寻找笔画间的神韵。刚起笔,罗少宇才发觉这是个复杂、浩大的工程。首先,字体怪异。非篆非隶,用笔方劲,点、竖画起笔均用方笔,如刀斩斧截,转折处则外方内圆,收笔又恰如悬针,尖锐如利剑长戈,落地如尖刀,在走笔、使力上与众不同。其次,《天发神谶碑》碑帖上的文字现仅存213 个,且多是残字,自己能认出来的没几个。但自小便练习书法的他沉醉于字的形体结构之美中不能自拔。他坦率地说: 那是我第一次领略到汉字的风骨魅力,便决心研习这种奇特的字体。
为了翻译碑文,他曾先后到泰山、孔庙、王羲之家乡、安徽亳州、曹操故乡等地,寻找能翻译此文的人士,期望能找到与碑文字体相关的线索。为了掌握字体结构,他多次到图书馆查看有关《天发神谶碑》的碑帖、拓片,凭借自己对碑拓字体的记忆,反复书写。为了将天发神谶碑帖的阳刚、雄峻之感得到更好诠释,罗少宇坚持练了十几年的气功,将气功的骨力之美与书法的柔和之美结合起来,多年的气功修炼使罗少宇书写的天发神谶碑结体方整,充满力感。除此之外,还有无以计数的不眠之夜。 练这个体,需要思考的问题太多,只有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才能静下心来提笔写字,才能厘清思路,并深刻记住字的结构特点。罗少宇说
,他记不清多少个夜阑人静时分,他独伴孤灯磨墨、铺纸,根据脑海中碑文上字的模样,一笔一画小心地写在宣纸上。他将每个字在不同时代、不同碑拓的不同写法,记在本子上,真可谓 为伊消得人憔悴。
进15球丢16球;坐镇主场的7场比赛则是2胜4平1负 经过他执着多年的研习,数千常用汉字的不同篆书写法已被他熟练掌握,并相继创作了《吉祥经》《弟子规》《三字经》和《道德经》等巨幅作品,并被海内外重要收藏机构收藏。
几年前的北京一秀,让罗少宇迅速为书法界广泛所知,并得到国内诸多官方机构的青睐。即便如此,罗少宇对艺术的痴迷和追求多年始终如一。一束简单扎起的马尾、一身朴素的唐装,还有瘦削的身材和永远真诚的面庞。朋友笑言,为什么成名了却还是没长胖?罗少宇幽默道,长胖是他多年的心愿,如今有了《天发神谶碑》,命运是不会让他有胖的机会了。 现在似乎又回到学生的身份了,就老老实实做个本分、勤恳的习字人吧,为了不让老祖宗宝贵的文化和艺术失传,我也心甘情愿。他悠然地回答,仍旧是一脸单纯的笑靥。
南宁哪家妇科医院好哈尔滨早泄治疗多少钱
柳州白癜风治疗费用

-
幸福快乐国米天王国米一直是我的球队不知道自己的未依依不舍
2020-06-22
-
五穴位助你止秋咳
2019-07-11
-
四川绵阳市中医医院结对共建帮扶折弓乡
2019-07-11
-
鱼鹰骨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07
-
染色体异常及免疫抗体的相关问题
2019-07-06
-
鸡血藤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