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药常识

论语开篇你真的清楚吗的

中药常识  2021年12月28日  浏览:4 次

达108亿美元 《论语》开篇你真的清楚吗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是《论语》的开篇,相信只要上过学的人,都能背诵。

对于这段话,我们通常是这样解释的:学习经常去复习它,不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也很开心吗?别人不了解我,而不生气,不也是君子所为吗?每每读到此处,笔者都有疑问,孔老夫子虽然说了三句至理名言,可是这三句话似乎是各言其事,没有多大的逻辑联系。为什么把三句看似东拉西扯的话,放在《论语》开篇呢?

仔细思忖,其实夫子的这三句话,并非是孤立的。都是围绕着学与交展开的。

一学而时习之

学生时代,一提到学而实习之,便觉得是“抄剩饭”顿时对学习索然无味。如果这里的“习”由复习改为践习,意思是学习以后,要到生活中去践习,运用,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做到知行合一。这样的学习与复习才是高效实用的学习。这样解释,夫子的这句名言,是不是才真正焕发出了生命力。

二有朋自远方来

有朋友从远方来就一定会很开心吗?万一这个朋友是你不想见的呢?似乎常规的解释有些不通情理的。如果说,因为你前面做到了“学而时习之”做到知行合一,你已经是知识渊博的学者了,这时有志同道合的朋友,远道而来,和你一起切磋琢磨学问。当然会很开心了。第一句和第二句,完全是“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的因果关系。这样解释,《论语》开篇的内在逻辑和篇章布局,会显得更紧密。

三人不知而不愠

意思是:别人不了解我,而不埋怨。由学习突然跨越到人事,好像跟前文没有任何关系。如果解释为,在给志同道合的朋友教授学问的时候,即使他不能明白。你也不要生气。毕竟人的资质有高有低,悟性有强有若。你穷尽精力,做出的学问,别人不是一听就会的。这时候不要因为别人没有理解你所说的知识,或者没有接受你的观点而生气。控制自己的情绪。这个正是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具备的素质。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开篇

苏州弹词演员在说书之前所加唱的与正书无关的短段。它和评话的开词,即开话之前先念诗、词、曲或韵白的作用相同。原为艺人定场、试嗓之用。

学习

学习,是指通过阅读、听讲、思考、研究、实践等途径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学习分为狭义与广义两种:狭义:通过阅读、听讲、研究、观察、理解、探索、实验、实践等手段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是一种使个体可以得到持续变化(知识和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与价值的改善和升华)的行为方式。广义:是人在生活过程中,通过获得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行为方式。

孕期便秘怎么办
拉肚子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初元口服液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