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药膳食疗

打造关中天水经济区绿色生态示范新城

药膳食疗  2020年06月30日  浏览:2 次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西安浐灞生态区正用坚实的脚步,践行科学发展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迈步走向生态、开放、和谐、发展的春天。

远古时代,为了让炎黄子孙远离洪流袭扰,大禹奔行黄河两岸,治水终成,书写了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今天,置身西安浐灞生态区的清风绿水、鸟语花香之中,亦能强烈感受到这种民族精神的延续与发扬。

从2004年成立以来,短短八年多时间,浐灞生态区坚持 生态优先 、 生态导向 ,一改河流污染、垃圾成山、沙坑遍地的荒凉景象,一座 大水大绿 的现代化生态新城正在崛起。

生态短板变身 大水大绿

浐灞生态区位于西安城东,因 长安八水 中著名的浐河、灞河交汇于此而得名。历史上,浐灞风光旖旎、人文荟萃,素有 浐灞之间,三辅圣地 的美誉。然而到了近代,由于长期无序发展和人为破坏,浐、灞河两岸逐步成为城市发展的盲区,成了城市发展的 生态短板 。

浐灞生态区成立后,提出了 河流治理推动区域发展,新区发展支撑生态建设 的开发建设思路,大力推进河流治理、生态重建和,先后实施了桃花潭景观工程、雁鸣湖湿地工程、浐灞河碧水工程、广运潭生态工程、灞河入渭处国家级湿地公园工程等一系列重大生态治理修复工程。将因非法采沙形成的沙坑进行改造,引入灞河活水,形成自然的湖泊;通过植物净化、湿地修复,给下游带来优质的水源,形成了河流的 人工肾

经过八年多的努力,浐灞生态区已累计修复湿地1.7万亩,建成林地2.9万亩,修建生态堤防36公里,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率达到95%,河流水质由劣五类恢复到地表三类,负氧离子含量达到2000到6700单位,远高于世界卫生组织清新空气1000单位的标准;鸟的种类也由过去的60多种增加到现在的近200种,东方白鹳、黑鹳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已经成为这里的常住 居民 。

浐灞生态区已由过去的生态重灾区变为西安重要的生态补偿区,成为西北地区首个国家级生态区、首个国家级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试点区域、首个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2011年9月,作为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会址所在地的浐灞生态区荣获联合国 全球城市最佳绿色变更经典案例奖 。

五个坚持实现 绿色崛起

作为 八水绕西安 八水中的两条主要河流和西安重要的城市水源地,以及西安乃至陕西重要的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补偿区,浐灞生态区目前已开始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变,即将呈现井喷式发展态势,为西部城市的绿色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态样本。

一个曾经遭受严重污染的生态重灾区,如何在8年时间里,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

坚持科学理念创新发展,生态品牌凸显。自2004年9月成立以来,浐灞生态区坚持 生态优先 的原则,促进 人与自然和谐、产业与人居和谐 ,明确 都市型生态区、生态化商务城 的目标和产业发展方向,大力推进河流治理和生态重建,快速推动重点项目的建设步伐,区内的生态灾害得到治理,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城市发展空间有效拓宽,城市功能品位显著提升,实现社会和经济双赢的目标。

两岁孩子拉肚子怎么办
安阳治疗白癜风方法
如何安胎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