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墙瓦屋
药膳食疗 2020年07月05日 浏览:2 次
泥墙瓦屋,我的老家情结
屋后是青山,门前有绿水。我的老家纸白山可谓是千年古村广渡柴家自然村的一方宝地。每次回家,看到这座泥墙土瓦的老房子,心中总会涌起一种庆幸和自豪。
这座房子建于七十年代初,早先的老屋还要远些,从纸白山往里走两里路,一个名叫西坑的溪坑边,就是祖上的老屋了。那时到山外办事都是走路来回,要是遇上春夏季下大雨,山坑溪里经常涨大水,还要涉三四道溪坑,危险又不便。忽然有一天,父亲不愿再在这深山沟里呆下去了,决定走出深山坑,到山外去重建一座新房子。
新房建在哪?父亲在思考,亲戚邻居在劝说,还是建到地方中心去,人多热闹些,生活方便些。可父亲却没有这么想,他有自己的考虑和见解。
思索良久,烟头一堆,拿定了主意。出乎意料的是,父亲不进村,偏偏在离村还有一里路的纸白山下选中一块地。这儿当时还是一片小山坡,只是地势较为平坦且开阔,主要是背靠青山门前有水。
最重要原因是,父亲想清静。家里养几只鸡鹅鸭之类的畜禽比较方便,不会担心跑到邻居菜地里去,以防糟蹋庄稼,避免邻里口角,落得清静自在。地基选好,想法摊出,亲戚朋友都说好。就这样,纸白山下的第一座新房便开工了。
那时农村建房全都是夯土墙,没人造的起砖混结构的洋房小时候看到,建房的工序并不见得很复杂。依稀记得,那时雇佣劳力还是比较容易的,农村建新房又是喜事,邻居乐意来帮忙,做工的心情很高兴,大家边挖土边开玩笑,洋溢着一派愉快的氛围。
只见泥工用两块长条形的木板钉成墙体模框,将泥土拌石灰倒进木制模框,再用长木棰将混泥土一棰一棰夯结实,泥槽的泥满了干了,之后再拆掉两边夹板,一堵墙就建成了。接着往上夯第二层,一直循环到上屋面的高度,算是完成了一面墙,等四面的墙都完工,才开始竖屋柱、架屋梁、铺屋瓦。屋顶铺的那些瓦,是当地瓦窑里烧出来的暗红色土瓦。小时候看到建好的新房子,甭提心里有多么的欢天喜地了。
终于有了新房子,全家人终于告别大山走出了深山沟,离村庄和学校就很近了。没想到,父亲这一带头,西坑、盘山等几户山里人家也都纷纷跟着搬了出来,他们也把新房子建在纸白山,成了我的新邻居。现在纸白山先后集聚了8户人家,成了一个小小的自然村。
岁月的长河缓缓流动,转眼已过40多个春秋。老家的泥墙瓦屋,饱经风霜雨雪,已是斑驳老旧,墙脚跟已被斜风雨洗出了一道道的隙缝,我担心泥墙经不住风吹雨打,便让父母雇人用水泥沙灰粉刷了老屋的外墙立面。当时确实有焕然一新的感觉,但久而久之,感觉总是有些不对劲,看似泥墙换新装有些洋气了,实际上怎么看也不像我原来的老屋了。
世事总是难料的,近几年,纸白山的邻居纷纷折旧房建新房,唯独剩下我家这座泥墙瓦屋了。几次和父母亲商议,是否也拆了重建。父亲总是笑而不表态,或许自己亲手建造的房子不忍拆了罢,父亲的心结我是了解的。有时他会自夸说,还是这泥墙屋住起来舒服。我和兄弟姐妹也讨论了多次,家庭会议议而不决,大家还是有些不舍的。
有一次,我终于下定了决心,专门从城里请来一位老建筑师傅,让他为我决断拆留,他先是到我家四周一转,把房子仔仔细细从上到下从里到处看了几遍,最后给我的结论建议:还是保留别拆。他说,你的房子不论是泥墙还是木料,还是这么结实,拆掉是很可惜的,现在农村里这种房屋已经越来越少了,而且泥墙屋的特点是冬暖夏凉,能够保存下来是一种历史,也是有价值的。
这话也为父亲的坚守了印证。后来,我就再也没有重建的念头了。只是雇人用溪石把门埂铺设平整,把门前作了些打扮。如今的庭院像是个花园,有绿树有鲜花。现在回家,我就喜欢看看房前屋后的风景,看看桂花树,看看牡丹花,看看地里的蔬菜,剪剪红叶石楠枝,摘摘嫩绿宽大的粽箬。
老家也有美风景,常回老家看风景,常回老家陪父母,我们兄弟姐妹都懂得。父亲还是喜欢住乡下,这是他的根,这里有他最适宜的生活环境,种种菜,出出汗,修修树。每次周末回家,父亲大都在房前屋后的菜地里忙碌着。他说,出点汗好,既锻炼了身体,又能保持一日两餐的酒量。我们父子经常边喝边聊,满堂大笑,共同回忆那些过去的时光。
现在想想,父亲当年在没有上面号召和要求,也没有政策鼓励和支持的情况下,就自我主动搬迁下山,不仅是先见之明,也是自觉之举,建房选址的决策也是英明的,离开了吵杂喧闹的村庄,图的就是一份清静安宁,活的是一种自由洒脱,这在那时是很超前的了,我不得不佩服父亲的理念和远见!
父亲对老屋的坚守是执著的,没有他的不舍,恐怕老家的泥墙屋迟早也被水泥钢筋和砖墙取代了。唯一让我后悔的一件事,就是我把外墙粉刷了,没有了以前一目了然的古朴端庄了。老家的泥墙瓦屋,承载了父亲一生的安居梦,你是我心头永远的牵挂,更是我心底最深的情结!
厨房在正屋右边,俗称协屋。仍旧沿用柴火灶烧火做饭。周末回家,老婆习惯帮着母亲或烧火或烧菜。
妹妹也经常回家。母女齐上阵,烧菜格外香。
周末了,我们大家经常回到老家,与父母欢聚一起,像过节似的热闹与开心。父亲喜欢喝点酒,一日两餐不断,每餐二两左右谷烧,是妹夫自酿的。夏天,他以啤酒为主。
门前菜地里,老爹种的苦瓜已熟透泛黄了。挂在瓜藤上也是一道诱人风景。
门口空埂周边长得最茂盛的是粽箬,每当端午节前,我们都要回老家,看看老父母,顺便帮助摘摘粽箬。
老家的粽箬嫩绿宽大,市场上是根本买不到这么宽大的。
家门口的这两株牡丹,鲜艳怒放,我们忍不住美拍了。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瓦屋
清末年间,深居黄山辖内有一僻静小村(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凫峰乡、村),有一小群吴氏居民流落至此,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靠着丰富的资源盖起了比周围村落要高档的以瓦盖顶的房屋(四合院),所以周边居民并给这个地方取名叫“瓦屋”。后来,到了民国时期因为当地官僚怀疑瓦屋内藏有共产党,所以一把火烧掉了所有的房屋,所住居民也逃至深山(高长坑--一个山沟名)当中生活,直到解放前期才由当地党员吴安头及村民吴连生、吴有才等人下山至瓦屋旧至修建土批房两间,后又在吴连生的努力下修了一间。解放后又陆续修了几间砖瓦房,现在当地凫峰镇居民还称此地为瓦屋即为河二。
治疗灰指甲产品哪个效果好千里送药物,“疫”重情更重:太极集团携手海外经销商无偿捐赠印尼一批中成药千年古方喜获“新生”:“太极藿香正气液传统制作工艺”列入非遗名录
- 上一篇: 春季到底适不适合受孕
- 下一篇 非常猎人第六百七十六章虐
-
加图索伊瓜因没说过要离队踢尤文他将首发
2020-08-06
-
幸福快乐太烂了字母哥仅得分板助还能拿MVP吗依依不舍
2020-06-19
-
滇丹参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15
-
第二届全国伊尹中医药文化研讨会举行
2019-07-15
-
三种山楂害虫的防治方法
2019-07-07
-
山西的晴节与三月三风俗
2019-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