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药膳食疗

中医护眼的秘密武器让你告别眼疲劳

药膳食疗  2019年10月16日  浏览:2 次

  摘要: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肝胆相表里,故拍打胆经对眼睛有益。从大腿外侧根部开始,自上而下慢慢敲打至膝盖处,再反向敲打回大腿根部。每天1~2次,每次敲打2~ 分钟,敲打力度以自己感觉足够且不会造成伤害为宜。(注意:夜间11点到凌晨1点不要敲。) 最近电视剧《都挺好》大火

  每天都在上热搜

  眼袋都是戏的苏大强

  凭借 作天作地 的本领火遍全

  这不,苏大强因为写诗过度用眼

  又要折腾大儿子苏明哲了!

  明哲: 爸,这能不能护眼,咱们先听听医生怎么说?

  《黄帝内经》曰: 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 。

  这段话的意思是:眼睛与各个脏腑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肾的精气表现在瞳孔,肝的精气表现在黑睛(角膜),心的精气表现在眼睛的血络(内眦、外眦),肺的精气表现为白睛(结膜、巩膜),脾的精气表现在约束(眼睑)。

  我们全身有十二条经脉,它具有运行气血,沟通表里,调节脏腑等功能。十二条经脉除手厥阴心包经、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脾经、手太阴肺经是间接发生关系,其它八条起于或者至于,或者分布于眼部,与眼直接发生联系。

  目受血而能视 ,眼睛得到血气的滋养才能看见外界的景物。而肝脏就像身体里的一个血库,如果血库里的血不充足就会出现眼睛干涩、视物不清等一系列眼部症状,而这一系列问题的祸首便是 久视 。

  那中医上有些什么方法保护眼睛呢?

  1、按摩眼周穴位

  提到按摩眼周穴位便会想到眼保健操,通过按压眼周的穴位,包括攒竹穴、睛明穴、四白穴、太阳穴等可有效缓解视疲劳。

  眼保健操作为中国校园文化的传统,早已融入了几代人的生活,但能准确按摩穴位的人群却少之甚少。

  2、熨目法

  当我们用眼一段时间后,可将双手进行摩擦,待手搓热后手掌熨贴双眼,反复 ~5次后,再用食指轻轻按压眼周穴位。

  、拍打胆经

  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肝胆相表里,故拍打胆经对眼睛有益。从大腿外侧根部开始,自上而下慢慢敲打至膝盖处,再反向敲打回大腿根部。每天1~2次,每次敲打2~ 分钟,敲打力度以自己感觉足够且不会造成伤害为宜。(注意:夜间11点到凌晨1点不要敲。)

  热敷

  热敷眼睛可以刺激经络以及眼部周围穴位。最简单的方法,我们可以用热毛巾热敷在眼睛上,热敷时温度在40度左右,时长约10分钟;也可取9g甘菊、9g霜桑叶、 g薄荷、9g生地和9g夏枯草等草药进行水煎,先闭眼熏后热敷,有疏风清肝、养阴明目的作用。

  药枕

  可以用荞麦皮、绿豆皮、黑豆皮、决明子和菊花做成枕头,但值得注意的是:药枕需定期更换枕内药物。

  茶饮

  1、枸杞子茶

  枸杞子养肝明目,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A原)、维生素B1、B2、C及钙、铁等,是养眼佳品。但有外感,热像者忌用。

  2、菊花茶

  菊花富含维生素A,能养护眼睛,也是中医治疗各种眼疾的良药。菊花茶能让人头脑清醒、双目明亮,特别对肝火旺、用眼过度导致的双眼干涩症状有较好的调养效果。但脾虚、便溏者忌用。

  、决明子茶

  决明子富含丰富的维生素A和锌,可纠正和预防小儿缺锌的症状。但脾胃虚寒、气血不足、大便溏泄者不宜多服用,孕妇和期的女性忌服。

  饮食调理

  1、维生素A

  有 护眼必需品 之称的维生素A可预防眼干、视力衰退、夜盲症等眼部问题,每天摄入足够的维生素A还可预防和治疗干眼病。维生素A的最好来源便是动物肝脏,植物性食物如胡萝卜、苋菜、菠菜、韭菜、青椒、红心白薯以及梨、柿子等也富含维生素A。

  2、维生素B

  维生素B族是视神经的营养来源之一,维生素B1不足,眼睛容易疲劳;维生素B2不足,容易引起角膜炎。维生素B族多富含在芝麻、大豆、鲜奶、小麦胚芽等食物中。

  对于维生素的摄入,中医建议大家不能一味地只吃一种或几种食物,均衡饮食才能做到五脏调和。

  沐足

  中医认为对眼睛影响很大的几条重要经脉如肾经或肝经等都是连接眼睛和足部的重要 通道 。通过对足部的保养可以刺激人体体内的经脉更好地控制对眼睛的濡养。

  1、按摩太溪穴

  太溪穴位置在内踝高点和足跟之间的凹陷中,用拇指上下按揉该穴位 分钟即可,力度上以自己感觉不过于酸胀为宜。

  2、按摩太冲穴

  太冲穴位置在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的凹陷中,用拇指按揉 ~5分钟即可,力度上以自己感觉中等强烈的酸胀为宜。

  按揉攒竹穴

  位置:眉毛内侧边缘凹陷处

  手法:用双手大拇指螺纹面分别按在两侧穴位上,其余手指自然放松,指尖抵在前额上。随音乐口令有节奏地按揉穴位,每拍一圈,做四个八拍。

  按压睛明穴

  位置:内眼角稍上方凹陷处

  手法:用双手食指螺纹面分别按在两侧穴位上,其余手指自然放松、握起,呈空心拳状。随音乐口令有节奏地上下按压穴位,每拍一次,做四个八拍。

  按揉四白穴

  位置: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

  手法:将两手的大拇指支撑在下颌骨凹陷处,双手食指和中指并拢放在鼻子两侧,中指指尖挨鼻翼,随后放下大拇指与中指,食指随音乐口令有节奏地按揉穴位,每拍一次,做四个八拍。

  按揉太阳穴刮上眼眶

  位置:在颞部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

  手法:用双手拇指螺纹面分别按在两侧穴位上,其余手指自然放松,握起呈空心拳状。随音乐口令有节奏地上下按压穴位,每拍一次,做四个八拍。

  按揉风池穴

  位置:在项部头额后面大筋的两旁与耳垂平行处

  手法:用双手食指和中指的螺纹面分别按在两侧穴位上,其余三指自然放松。随音乐口令有节奏地按揉穴位,每拍一圈,做四个八拍。

  揉捏耳垂脚趾抓地

  位置:耳垂正中部位

  手法:用双手大拇指和食指的螺纹面捏住耳垂正中的眼穴,其余三指自然并拢弯曲。伴随音乐口令,大拇指和食指有节奏地揉捏穴位,同时用双脚全部脚趾做抓地运动,每拍一次,做四个八拍。

  重度电脑用户(每天用电脑超过4个小时)、教师、办公人员、司机、游戏上、加班熬夜等用眼过度或睡眠不足的人。

小孩子健脾开胃的食物
心绞痛吃什么缓解
管理软件哪个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