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膳的常用食物
中医诊断 2019年12月03日 浏览:3 次
摘要:川贝江米梨(鸭梨、川贝母、江米、白糖、热猪油、桂花卤等)。适于虚劳咳嗽、肺热咳嗽、百日咳、急慢性气管炎及老年性咳喘等病症。 的常用食物
药膳的常用食物是指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的粮食、蔬菜、果品、禽畜肉类、水产品、蛋奶、以及其他一些可以制作菜肴及食品的动植物等。就性质而言,不外分为寒凉类、温热类、平性类三类。就药用价值而言,又可概括划分为补气类、补血类、补阴类、补阳类以及难以归入此四类之中的其他类。其他类中较为复杂,分类方法亦不尽一致,其中包括,诸如疏表、、止咳化平喘、健脾和胃、镇静安神、行气化滞、活血化瘀、祛风利湿、平肝潜阳等。以下就药膳的常用食物,并结合其药用价值,按照补气、补血、补阴、补阳等分类的方法,重点予以介绍。
一、补气类食物
补气类食物具有健身强体之功。大凡气虚病症、久病体虚、年老体衰,症见少气懒言、自汗、中气不足、食少便溏等,皆可酌选。气旺血自生,相辅相成。血虚之体,亦可酌以本类食物与补血类食物伍用。
粳米
为禾本科植物粳稻的种仁。
【别名】大米、粳米。
【性味归经】甘、平。入脾、胃经。
【功效】,健脾和胃,除烦止渴,止痢。
【适用】
1.脾胃虚弱病患者及产后身体虚弱乏力。
2.霍乱吐泻、烦渴,久痢。
.婴幼儿脾胃弱:吐奶,消化不良。
【配膳举例】
1.鲜芦根粥(鲜芦根、粳米)。适于热病后心烦、口渴、胃热呕吐,尤其小儿胃热引起之呕吐等。
2.补虚正气粥(炙黄芪、党参、粳米、白糖)。适于内伤劳倦、年老体弱、久病体虚、心慌气短、自汗、脾虚久痢、食欲不振等症。
【现代研究】含淀粉,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维生素B、A、E等。动物实验表明,对腹水型肝癌小鼠的腹水生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腹水涂片显示,用药组癌细胞退变现象较对照为著;肉眼观察,对照组腹腔内肿瘤生长较给药组广泛,且粘连情况较为严重。
【注意事项】因本品的含无机盐如磷、铁、镁、钾、钙等大部分集中在谷皮和糊粉层中、其谷胚及谷膜均富含B族维生素,故平时不宜多食过精之细米,以防减少无机盐及维生素的摄入。
糯米
为禾本科植物糯稻的种仁。
【别名】江米、元米。
【性味归经】甘、温。入脾、胃、肺经。
【功效】补中益气,固表,健脾止泻。
【适用】
1.脾胃虚弱、食少便溏,久泻。
2.胃阴不足,口渴欲饮,少食欲呕。
.虚劳不足,气虚自汗。
【配膳举例】
1.八宝糯米饭(莲子、白扁豆、薏米、核桃仁、桂元肉、青梅、大枣、山药、糯米、白砂糖等)。适于体质虚弱、少食纳呆、便溏、虚烦浮肿等病症。
2.九仙糕(莲子、山药、白茯苓、薏苡仁、炒麦芽、炒白扁豆、芡实、柿霜、大枣、糯米粉、白糖等)。适于元气亏损、脾胃虚弱等病症。
.川贝江米梨(鸭梨、川贝母、江米、白糖、热猪油、桂花卤等)。适于虚劳、肺热咳嗽、百日咳、急慢性气管炎及老年性咳喘等病症。
清热解毒,调和滋补。用于“龙、赤巴、培根”各病,陈旧性胃肠炎、溃疡,“木布”病,萎缩性胃炎,各种中毒症;梅毒、麻风,陈旧热病、炭疽、疖痛,干黄水,化脓等。
宝宝正常大便宝宝不爱吃饭的原因
什么因素能导致冠心病病发

- 上一篇: 青西红柿炒熟能吃吗
- 下一篇 发热出疹子是怎么回事
-
儿童脑积水中医分析及治疗
2019-07-16
-
陇西县借外力促中药产业升级
2019-07-13
-
中医介绍让手脚不在冰凉咱有招
2019-07-13
-
秋季食品选择有道注重滋补好身体
2019-07-11
-
男人补肾壮阳的常用食谱
2019-07-11
-
妇女卫生保健科普进村寨
2019-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