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国靖边横山采风记
中医诊断 2020年07月20日 浏览:2 次
靖边、横山采风记
十一月的陕北大地,已是寒风习习,草木萎萎的季节。应《检察文学》杂志社社长赵新贵仁兄的邀约,于十五日早驾车从横山出发,顺榆靖大漠高速一路西行到靖边。约早上十时许,与赵社、沙石、石竹(卢太运)李荃林、孙育林、孙孝勇、魏晓英等作家、书画家,在靖边龙洲乡会合。
检察文学杂志社赵社一行十三人采风团,是受靖边县委邀请来靖的。县委书记雒凤翔在百忙之中,特别叮咛县委宣传部安排好此次采风活动,足以见得县委对宣传文化工作的重视,也足以证明县委领导对经济快速增长的落后地区战略思考的深谋远虑,这使采风团成员倍感亲切欣慰。
组织带领我们采风的是县委宣传部的刘副部长。他,英俊帅气、为人随和,我们就称他为小刘。小刘带我们采风的第一站地点是龙洲丹霞地貌景观,大概离乡政府所在地四、五公里的样子,坐车没几分钟就到了。虽然我是陕北本地人,离靖边也不远,但来龙洲丹霞地貌景观处是第一次。站在景观台上看丹霞地貌:远山近山,沟源纵横,峁梁交错,在那半阴半晴的朦胧阳光映照下,山谷、沟壑有着红晕的梦幻色彩美。有关“国务机要费”核销更叹的,是谁在红黄晕的山谷上刻画出一道道纹路清晰的弧线,一圈一圈的,层层叠叠,似旋转的大陀螺、小陀螺;山谷间的一个个凸兀持续强降雨致内六铁路再次中断 42列车迂回停运出的山峰又似一束束吹散开的绸带悬挂着。顺着小刘的引导,我们来到了丹霞地貌近前的一处大坝,大坝里的水蓝汪汪,对着大坝呼吸着山野里吹来的清净空气,真有说不出的愉悦。远山的丹霞地貌给龙洲这一方山赋予了色彩;近处的湛蓝的水坝给龙洲这一方山赋予了灵气,山水相间,红黄着墨的龙洲丹霞地貌,使得大家兴奋不已,连连称奇,不停闪动的快门留下了这一美好时刻的记忆。中午一时左右,游兴未尽的我们回到了乡政府,或许早有安排,乡党委年轻的副书记早早等候在大门口迎接我们。靖边炖羊肉、小炒猪肉、荞面饸饹、热和洋芋、细粉丝汤一一端上桌来,热腾腾、香喷喷的饭菜使我们吃了个美、吃了个饱。汤足饭饱后坐车直奔下一站采风地统万城
统万城,位于靖边红墩界乡的白城子村(因其城墙为白色,顾名思义白城子)的大夏国古城遗址,现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单位,距今已有1600余年的历史。东晋年间,匈奴首领郝连勃勃来到这里,一时被这里秀丽景色所迷,于是在此修筑都城,日动用民工万余,历时六年建成他欲一统天下、君临万帮的统万城。统万城遗址对研究我国黄土农耕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交融地带陕北长城大塞独特文化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变化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意义。靖边县委、政府聚全县之力,打造统万城遗址,重现统万城雄风,以此向中国、向世界宣传靖边、宣传榆林、宣传陕北。
来到塞上大漠统万城,观城墙历经1600余年风吹雨打,巍然屹立在大漠之上,让人震撼,引人沉思。遥想1600年前,这里是何等的美丽壮观?水草肥美、牛羊载道;山青水秀、莺歌燕舞;美女如云、笙歌不绝…好一派繁华热闹景象。看如今大漠古城,真有:大漠一望遗古城,断秋飞雁悲凉生的感慨。千年不倒的统万城,在日日夜夜的风沙声中,诉说着久远的历史故事,远处的烽火台不离不弃与它守望、对话。塞上大漠寒风呼呼地刮着,沙柳、沙蒿、地椒叶已脱去了春夏的绿装,裸露的筋骨仍以它的顽强生命与沙漠抗争着,将一个个沙丘包围,形成了一片片黑色的领地。辽阔的视野处,那灰色迷蒙的村户炊烟升起飘逸;烽火台处已高耸起的白色风力发电机翼在旷野的天际间旋舞;柏油高速路似一条黑色带子穿行大漠,汽车的鸣笛惊飞了千年古柳的栖息的喜雀,扑愣愣飞向空中…。大漠的冬季给人以空旷、沉重、静寂之美,身临其境,不禁使人有一种远离尘世、超凡脱俗宁静致远。再见了,统万城,我不忍打扰你沉默寂静的美,也给远来浮躁的人心有一点安静。
坐车穿行在大漠高速路上,打开车窗,一个个大漠景观瞬间在飞速行驶的汽车中掠过,我的思绪也在飞驰着。这里曾有大夏帝国的金戈铁马、威震四海的壮烈,这里也有《走西口》的凄美。在那三边的道上,头扎羊肚子手巾的赶牲灵男人,唱着信:见哪面面容易拉话话难,泪疙蛋蛋泡在那沙蒿蒿林…”这么长的辫子探不上天,这么好的妹子见不上个你,…”洒在沙蒿蒿林里,飘在千年古树下,三边赶脚道上有多少催人泪下的故事发生。
大漠、黄沙、沙柳、丹霞构成靖边独特自然景观;统万城、长城、烽火台凝聚了靖边历史沉重沧桑。靖边人有沙柳般的顽强抗争精神,骨子里既有黄土地的厚重情怀,又有北方少数民族的彪悍。1935年10月份,中央红军到达陕北,三边”的天红了起来,男当红军,女宣传,全家上阵打东洋”悲壮英勇,可歌可泣。在小河畔的山村里,也留下了转战陕北的红色记忆,一个个跟上党闹的感人故事在靖边大地传颂着。
这是一块苦难深重的土地,这是一块贫瘠的土地,这是一块红色的土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西部号角吹醒了这一块贫瘠苦难的土地,涌动了改革开放的新潮:一块块煤气油田白云绕,一排排井架厂房逐山高,一声声机器轰鸣震九霄,一条条公路铁路铺成致富桥。昔日的大漠黄沙柳树头,四季黄风不断头”变成今日的石油气田火车吼,黄色大漠绿又秀”的新靖边,从此贫穷落后一笔勾,唱着新三边,扬眉吐气四方走。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采风
采风,是指对民情风俗的采集;特指对地方民歌民谣的搜集。语出隋王通《中说·问易》:“诸侯不贡诗,天子不采风,乐官不达雅,国史不明变,呜呼,斯则久矣,《诗》可以不续乎!”明刘若愚《酌中志·大内规制纪略》:“世之君子,当不讳之朝,思采风之义,史失而求诸野,闲中一寓目焉,未必不兴发其致君泽民之念也。”
灰指甲脚趾头肿了怎么办巴彦淖尔白癜风医院哪家好铜陵男科医院哪家好
- 上一篇: 藩国山韵六首
- 下一篇 藩国巫山一段云赠网友燕衔泥
-
儿童脑积水中医分析及治疗
2019-07-16
-
陇西县借外力促中药产业升级
2019-07-13
-
中医介绍让手脚不在冰凉咱有招
2019-07-13
-
秋季食品选择有道注重滋补好身体
2019-07-11
-
男人补肾壮阳的常用食谱
2019-07-11
-
妇女卫生保健科普进村寨
2019-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