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可治病又可防病的好方这个季节用刚好
中医诊断 2019年09月08日 浏览:3 次
摘要:防风通圣散方出自刘完素的《黄帝素问宣明论方》,原方如下:“防风、川芎、当归、芍药、大黄、薄荷叶、麻黄、连翘、芒硝(朴硝是者)以上各半两。 在临床遣方用药中,不少医生偏爱小方,觉小方药味少、用量小,用之简便,而往往忽略大方。大方药味多、用量大,其配伍略显复杂,给人一种难以掌握之感。殊不知,许多大方用起来也很方便,且疗效极佳。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个经典大方 防风通圣散。
防风通圣散是治热之方
防风通圣散方出自刘完素的《黄帝素问宣明论方》,原方如下: 防风、川芎、当归、芍药、大黄、薄荷叶、麻黄、连翘、芒硝(朴硝是者)以上各半两,石膏、黄芩、桔梗各一两,滑石三两,甘草二两,荆芥、、栀子各一分。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大盏,生姜三片,煎至六分,温服。涎漱,加半两,姜制。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中此方为每服一两,荆芥为荆芥穗,且白术、栀子、荆芥穗用量为各二钱半。
防风通圣散不计药引生姜,共17味药,在古方中可谓大方、复方。
该方出自《黄帝素问宣明论方》之 卷三 风门 ,且方名中有 防风 二字,常理推测,组方应当以治风药为主。然原方中的祛风药仅有防风、薄荷、麻黄、荆芥,所占比例极少,四药总量竟不及甘草用量。
为什么?《黄帝素问宣明论方》在 诸风总论 中指出: 夫风热怫郁,风大,生于热,以热为本,而风为标,言风者,即风热病也。 《素问玄机原病式》中也指出: 凡人风病,多因热甚,而风燥者,为其兼化,以热为其主也。俗云风者,言末而忘其本也。 可见,刘完素在此处所指的风,是指风热,是以热为本,风为标。也就是说,防风通圣散在刘完素笔下是一张治风之方,而实际上是一张治热之方。
防风通圣散用于表里三焦俱实者
吴昆在《医方考》中对本方的方解较为精彩: 防风、麻黄,解表药也,风热之在皮肤者,得之由汗而泄;荆芥、薄荷,清上药也,风热之在巅顶者,得之由鼻而泄;大黄、芒硝,通利药也,风热之在肠胃者,得之由后而泄;滑石、栀子,水道药也,风热之在决渎者,得之由溺而泄。风淫于膈,肺胃受邪,石膏、桔梗,清肺胃也,而连翘、黄芩,又所以祛诸经之游火;风之为患,肝木主之,川芎、归、芍,和肝血也,而甘草、白术,又所以和胃气而健脾。刘守真氏长于治火,此方之旨,详且悉哉!
上下、表里分消,气血、三焦同治,充分体现了刘完素治热 不使少有怫郁 (王好古语)的组方用药特点。正如王旭高在《退思集类方歌注》中所言: 此为表里、气血、三焦通治之剂。
由于方中使用了当归、芍药、白术等药,古人认为本方泻中寓补,泻而不伤正。如喻嘉言在《医门法律》中指出: 此方乃表里通治之轻剂,用川芎、当归、芍药、白术以和血益脾。所以汗不伤表,下不伤里,可多服也。 实际上,方中当归、芍药、白术用量较小,川芎、当归、芍药仅起和血之用,白术有健脾之功,与人参、黄芪、熟地黄、白芍等护正之功自然有别。在大队清泻药中,是不可能做到 汗不伤表,下不伤里 的。证之临床,本方的适应证往往为体壮热实者。至于是否可 多服 、是否为 重剂 ,主要取决于用量。
防风通圣散可 防风 ?
民间有一句俗语: 有病无病,防风通圣。 说明防风通圣散用途广泛,既可治病,又可防病。部分地方有一习俗:春季天气转热时服防风通圣散,则当年不易得 火 病。
防风通圣散有 防风 之功,可用于预防中风。如《仁斋直指方论》中指出: 夫圣人治未病之病,知未来之疾,此甚良也。其中风者,必有先兆之证:觉大拇指及次指麻木不仁,或手足少力,或肌肉微掣者,此先兆也,三年内必有大风之至。经云: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宜调其营卫,先服八风散、愈风汤、各一料为效。宜常服加减防风通圣散预防其病,则风疾不作而获其安矣。
应该说,防风通圣散具有通畅表里气血之功,气血和畅,身体自然康健。基于这一点,防风通圣散确有防病之功。但用其防病的前提是,服药者必须元气不亏,身体壮实,平素腠理闭密且腑气不畅者。倘若误用于元气不足之人或表气不密易汗者,或里气虚寒便溏者,不仅不能防病,甚至足以加病。
案中品读防风通圣散
《谢映庐医案》中载有一则非常精彩的防风通圣散案例: 姜德华之子,二岁。潮热不退,胸紧气促。诸医用尽柴、前、陈、半、枳、桔、芩、连之属,毫无一效。遂尔手足抽掣,角弓反张,烦扰啼哭,夜间尤甚。灯火汤药,杂投无数,皆言已成惊风必死之症。德华来寓邀治。视其体肥面白,唇焦齿燥,灰白,粘涎满布,舌尖略有红刺,胸紧气促,七窍干燥,小水短赤,大便通而不燥,潮热异常,四肢指尖微冷。细详此症,乃风、热、三字合为病也。览前医之药颇是,何故更加抽掣反张也,此中宜急讲矣。夫医只执迷清火化痰之方,而不知有下痰泻热之法。盖柴胡发散,而于驱风无益。陈、半、枳、桔,虽称化痰,今施风热之证,岂非愈燥痰涎乎。芩、连只能清火,却无泻热磨刮之功。延缠日久,风无出路,痰愈胶粘,而热愈甚。小儿筋骨柔脆,身中风热既久,津液必然受灼,机关愈阻,经络如焚,安得不为抽掣反张耶。考古惟防风通圣散正为分清表里,兼能驱风泻热,使风仍从外解,热从下出,其痰不治自除,其风不截自止。定见如是,直许可治。姑与通圣散,开水调灌,大解一次,其哭稍定,反张略止。随进通圣散,方除麻黄、白术,加蒌仁、槟榔,二剂,遂下胶痰数块如鸡子大,粘结腥臭异常,乃身中津液痰涎,愈蒸愈结之物也。病随药愈,众称神治。此症小儿颇多,皆由在表失表,在里失里,延缠多日,遂成此候。医者病家多执牛黄、苏合、抱龙等丸,外用灯火乱烧,概不知此取用。余治斯疾,颇有所悟。今录之,可为小儿另开生门之法。
小儿外感病,大便秘结而舌红苔燥者治疗最易,往往一泻而愈。而当医者获知 大便通而不燥 时,往往会舍弃泻下一法。而本案之治愈,全赖泻下,泻下 胶痰数块如鸡子大,粘结腥臭异常 ,这是病愈的关键。
读本案,我们可以进一步明确:防风通圣散发表清里,发表必用辛温,是不可以用柴胡类辛凉药取代的;清里必用泻下,是不可以用单纯清热取代的。
防风通圣散虽为大方,初看繁杂,但其配伍精准,用好此方,可解数病。
由于篇幅限制,内容有所删减,书中还有更多关于防风通圣散的论述。
适用于皮肤表面的消毒,(如:白色念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化脓性球菌和治病性酵母菌等。
精神焦虑抑郁消化不良泛酸水儿童小便黄的3大原因
宝宝脾虚吃什么药

- 上一篇: 5类清肺食物助你肺常健康
- 下一篇 煎药效果哪家强自煎和代煎
-
儿童脑积水中医分析及治疗
2019-07-16
-
陇西县借外力促中药产业升级
2019-07-13
-
中医介绍让手脚不在冰凉咱有招
2019-07-13
-
秋季食品选择有道注重滋补好身体
2019-07-11
-
男人补肾壮阳的常用食谱
2019-07-11
-
妇女卫生保健科普进村寨
2019-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