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大数据新吴智慧治水系统实现源头治理力量
中医诊断 2021年08月24日 浏览:4 次
近日,今夏首轮强降雨来袭,排水管系统迎来挑战。新吴区政府办公大楼里,区排水管理处负责人刘云打开电脑,一张如同毛细血管般的排水管实时监控图跃然屏上,隐藏在地下的雨水、污水管、排水设施等一一呈现。“现在我们在屏幕上看到的,和在现场打开井盖看到的情况是一样的。”据介绍,新吴区智慧治水实时监控平台已对全区部分排水管与河道安装上数据采集智能终端,以实现排水系统和水环境的精细化动态管理。
“红色的污水管代表充盈率高于70%,可以看出目前大部分管负载量都较高。黄色管的充盈率介于30%和70%之间,而紫色管的充盈率低于30%。图上这些移动的白色小点,代表管内水的流向。”区住建局高级工程师聂霞向一一解释,屏幕一侧的两张小图还实时显示着雨污分流和污水达标的比例。
这张实时更新的地下管“动态地图”,源自物联传感技术和大数据的结合。城市雨水、污水的管线、泵站、井口等节点运行数据,通过终端传感设备的数据采集全部数字化到GIS地图上。城市排水管中流动的雨水和污水的实时状态、雨污合流溯源、排水用户超标排放、雨水管入河口水质等数据一目了然。
去年物博会期间,作为新吴区智慧城市应用项目之一的全市首个智慧治水实时监控云平台首次亮相,经过半年多的完善,该系统于近日进入“实战期”。区住建局局长黄海清介绍,一直以来,查找河道的污染源头是一大难题,现在有了这张地下管动态地图,工作人员就可快速精准地找到污水来源,进行源头治理。“这对于治水工程来讲,是一次革命性的改变。”
最好选在人气旺的地方。铺面要整洁干净 在城市治水过程中,经常发生这样的窘境:一场大雨过后,河道泛黑发臭,大家却束手无策。聂霞说,以往面对这一难题只能依靠片区管理人员的经验,对污水来源进行大致推断,甚至需要派潜水员下水勘查。“现在只要在水下安置一个智能终端,通过解析就能‘看’到污水来源,比经验更准确,比人工更省钱。”
用高科技治理民生难题,其过程并不容易。据了解,新吴智慧治水系统曾向全球科研院所和科技企业征求方案,但因技术复杂且地域针对性强未能征集到理想的供应商。依托物联企业集聚的优势,区政府决定自主招标开发这套系统,由供应商成功研发出造价仅为国外传感器五分之一的数据采集智能终端。据悉,智能终端正在不断加密中,预计今年年底将达到1500个布点,届时,“动态地图”将更精准,为治水提供更可靠的决策依据。(朱冬娅)
长沙看白癜风专业医院四川治疗肝病多少钱
孩子不爱吃饭怎么办

- 上一篇: 物联网大数据助力智慧血液安全管理权衡
- 下一篇 物联网成网安防护新重点永恒
-
儿童脑积水中医分析及治疗
2019-07-16
-
陇西县借外力促中药产业升级
2019-07-13
-
中医介绍让手脚不在冰凉咱有招
2019-07-13
-
秋季食品选择有道注重滋补好身体
2019-07-11
-
男人补肾壮阳的常用食谱
2019-07-11
-
妇女卫生保健科普进村寨
2019-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