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保健

什么是三伏灸三伏灸的作用原理

中医保健  2019年12月02日  浏览:3 次

  年年总有那么段时间可以看到很多人热火朝天地往医院排队贴天灸,那么你们都了解三伏天灸吗,你知道的又有多少呢?

  一、什么是三伏灸?

  三伏灸是天灸疗法中的一种灸法,属于我国传统中医治疗法。其通过利用全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根据所要预防的疾病,在对应穴位贴上中药,以达到灸治的效果。根据时间不同,可分为初伏、中伏、末伏。

  二、三伏灸的作用原理

  中医认为三伏天这个时间段是天气最炎热之时,也就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正是温补阳气的最佳季节。此时天灸可以引阳入体,可祛除体内的风、寒、湿等邪气,让阳气虚之人增强免疫力,从而使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病症减轻或消失,是中医学 治未病 的体现。

  三、 三伏灸药贴 常用中药介绍

  通常选取中药麻黄、细辛、白芥子、延胡索、甘遂、徐长卿等功善发散、温通的中药,按比例研成粉末, 用姜汁调成膏状, 做成圆形药饼。

  拓展:

  白芥子,辛、温,入肺、胃经,所含白芥子油对皮肤黏膜有刺激作用,能引起充血、灼痛,甚至发泡,可作为三伏灸的优良介质。另外白芥子可功善利气豁痰,温中散寒,通络止痛。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膝部肿痛。

  细辛,辛、温,有小毒,入心、肺、肾经。细辛所含去甲乌药碱有强心、扩张血管等作用,其呈现的药理作用与中医温阳散寒功效相吻合,因此加入天灸药饼作为散寒药效的重要物质基础。另外其还可通窍止痛,温肺化饮。但细辛所含黄樟醚对肾脏有一定毒性,日用量超20g会使口唇、舌尖、趾指发麻,故临床用量不宜过大,内服 辛不过钱(3g) .

  徐长卿,辛、温,入肝、胃经,可祛风化湿止痒,用于湿疹、风疹块、顽癣等皮肤病;还可止痛,用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疼痛、脘腹痛、牙痛等各种痛症以及寒凝、气滞、血瘀所致各种痛症。

  四、三伏灸的适用范围

  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各种慢性咽炎等多种肺系疾病;

  过敏性鼻炎,四肢寒凉怕冷,免疫低下,反复感冒;

  虚寒头痛、慢性肠炎、腹泻、消化不良、厌食、胃痛;

  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骨关节问题及颈肩腰腿痛等症状;

  痛经等虚寒性的疾病及其他妇科问题。

  五、三伏灸时间表

  临床上现在广泛开展的三伏灸疗法一般选取每年三伏天的头伏、中伏、末伏开始的第一天进行。

  第一贴(伏前):2018年7月07日(周六)

  第二贴(初伏):2018年7月17日(周二)

  第三贴(中伏):2018年7月27日(周五)

  第四贴(加强):2018年8月06日(周一)

  第五贴(末伏):2018年8月16日(周四)

  提供 什么是三伏灸?三伏灸的作用原理 阅读,如果你很喜欢这些分享的 什么是三伏灸?三伏灸的作用原理 内容,希望你通过 什么是三伏灸?三伏灸的作用原理 ,找到通往健康之路的金钥匙。

  什么是三伏灸?三伏灸的作用原理的相关内容介绍:

  的大忌,千万不能犯!

宝宝积食不吃饭怎么办
如何建设微网上商城
小儿汉森四磨汤的功效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