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艾灸才能更有效?
中医保健 2019年07月14日 浏览:6 次
摘要:穴位有的开放,有的关闭,有的敏感,有的迟钝——如果艾灸时专门选择选择敏感、开放的穴位进行艾灸,就能更有效的激发人体的调节能力,进一步提高艾灸治病的疗效。热敏灸就是这么一种艾灸疗法,采用艾条温和灸的方法,在人体热敏点上施灸治疗。 有灸友留言,怎么才能更有效?
有灸感的艾灸才更有效!
那如何才能找到灸感?
灸感的秘密在于找到热敏穴 没有找到热敏穴的艾灸在体验上大打折扣,也只能以加大灸量来提升艾灸效果。
如何寻找热敏穴?
热敏灸是对传统悬灸进行创新与更新的灸法,
是更符合现代人的灸法。
请在WI-FI环境下观看以下视频,
时长41分05秒。
寻找热敏穴的方法在
14分2 秒。
找到热敏穴位,艾灸疗效倍增
穴位有的开放,有的关闭,有的敏感,有的迟钝 如果艾灸时专门选择选择敏感、开放的穴位进行艾灸,就能更有效的激发人体的调节能力,进一步提高艾灸治病的疗效。热敏灸就是这么一种艾灸疗法,采用艾条温和灸的方法,在人体热敏点上施灸治疗。
何为热敏点?
热敏点是一种敏感、开放的穴位,这类穴位对艾条的热力极为敏感,但是它并不是一个固定的点,每个人的热敏点都不一样。
艾灸热敏点能激发人体的经络反应,产生热感深透、扩散、传导甚至酸麻重胀等感觉,使经络疏通,经气传导, 气至病所 ,更容易产生灸感,从而大幅度提高艾灸疗效。
热敏灸适应症广泛
热敏灸疗法适应症广泛,无论是热证、寒证、虚证或实证,只要出现了敏感开放的热敏点,均可采用热敏灸治疗。
以下疾病,均能以热敏灸为主或辅助治疗:
1、从证候上看,中医表现为寒证、虚证、湿证、瘀证者均有疗效,尤其是对某些久病、慢性病更能体现艾灸疗法的优势。
2、各种疼痛疾患,如颈肩腰腿痛、强直性脊柱炎、肌筋膜炎、三叉神经痛、偏头痛等。
、内科疾患,如感冒、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功能性消化不良、便秘、腹泻、失眠症、不调、痛经、慢性盆腔炎、、障碍等。
热敏灸与传统悬灸的区别
传统的悬灸疗法是以经穴为灸位,局部与表面的温热为灸感,如果不懂得如何循循渐进的增加灸量,喂饱自己身体的胃口,那么艾灸疗效的潜力就很难全部发挥。
热敏灸与传统悬灸都是对准穴位 悬空 而灸的悬灸疗法,但有以下本质上的不同:
1.灸感不同
灸感即施灸时患者的自我感觉。对于悬灸疗法,艾热作用于体表,自然产生热感。疗法的精髓与灵魂是 灸之要,气至而有效 ,即激发经气,气至病所。
热敏灸强调要求施灸过程中产生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微)热远部热、表面不(微)热深部热、非热觉等6种热敏灸感和经气感传,气至病所,而传统悬灸则更难出现艾灸。
2.灸位不同
灸位即施灸部位,热敏灸是在热敏穴位上施灸,热敏穴位对艾热异常敏感,最易激发经气感传,产生小刺激大反应;
而传统悬灸由于未认识到穴位有敏化态与静息态之别,因此不要求辨别与选择热敏穴位施灸,因此激发经气感传的效率较热敏灸较低。
.灸量不同
灸量即艾灸的每次有效作用剂量。艾灸剂量由艾灸强度、艾灸面积、艾灸时间三个因素组成,在前两个因素基本不变的情况下,艾灸剂量主要由艾灸时间所决定。
在施行热敏灸疗法时,每穴的施灸时间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因人因病因穴而不同,是以自己的热敏灸感消失为度的施灸时间,这是患病机体自身表达出来的需求灸量,所以是最适合每个人的充足灸量即饱和消敏灸量。
4.灸效不同
由于热敏灸激发经气,气至病所,实现古人 气至而有效 的要求,因此热敏灸的疗效较传统悬灸疗法有大幅度提高。
尤其对一下病症有良好疗效: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便秘、原发性痛经、慢性盆腔炎、阳痿、面瘫、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骨性膝关节炎、肌筋膜疼痛综合症等。
最后要说的是!
热敏灸终究是与传统悬灸同出一源,拿我最喜欢的比喻来说,他们两个就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谁也少不了谁。
热敏灸是就像特种兵,万军丛中取敌将首级!
传统悬灸就像常规军,一步一脚印步步为营!
传统悬灸的灸量刚开始艾灸时,一般说的每次每穴15钟到20分钟,或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这些都是值起始时间!所以各位灸友在进行传统悬灸时要注意: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循循渐进的增加灸量,以自己为主,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只灸15分钟!
总的来说,热敏灸通过艾灸热敏穴位达到的效果,传统悬灸通过循循渐进的增加灸量也是可以做到的,只是在于时间上的差别。
温通经脉、驱散寒邪、行气活血,消瘀散结、温补益气,回阳固脱、预防病痛,保健强身。
小儿氨酚烷胺颗粒一盒几袋
治疗红斑狼疮的偏方
骨关节炎吃什么改善
宝宝如何健脾胃宝宝消化不良吃什么好
孩子脸色发黄

-
场地越野韩城站落幕科马仕轮胎车队勇夺双冠
2020-08-13
-
2016年大型中医医院巡查启动
2019-07-13
-
如何由小到大免疫力提升抵抗力的方法
2019-07-07
-
山羊角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07
-
桐根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07
-
米饭不能跟哪些食物同食
2019-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