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保健

三焦部位划分和生理特征

中医保健  2020年01月18日  浏览:5 次

三焦部位划分和生理特征

了解三焦的部位划分和生理特征,对深入掌握艾灸是非常有帮助的,三焦是指上中下三焦,下面文字将简单介绍它们所在的部位及生理特点和生理功能。

一、上焦

【部位划分】膈以上的胸部,包括心、肺两脏以及头面部。

【上焦如雾】所谓上焦如雾,是指上焦宣发卫气、敷布精微的作用,

上焦就部位来说,包括心、肺。上焦接受由中焦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微,经过心肺的作用,变化而赤,形成为气血,最后到达全身发挥营养作用,由上向下,进行敷布,古人将由心肺所转输、所敷布的水谷精微,形容为像雾一样的,慢慢的滋润全身脏腑,非常形象地说,上焦把水谷精微向下敷布的时候,不是倾盆大雨,而像雾一样,慢慢的滋润灌溉,也就是说上焦如雾这个特性,体现了宣发卫气,敷布精微,这样的一个功能。

【上焦主纳】从特性这个角度,说明上焦宣发卫气、敷布精微的特点、生理功能,把它的特征表达出来,叫上焦如雾,那么上焦的任务是心肺接受中焦所转输来的水谷精微,把它接受的作用称之为纳,所以又称上焦主纳,这个意义叫上焦主纳。

二、中焦

【部位划分】指膈以下、脐以上的腹部,主要包括脾与胃。

【中焦如沤】中焦如沤是指中焦脾胃受纳腐熟水谷,运化水谷精微,化生气血的作用,我们在讲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腐熟的时候,已经讲述了,脾胃在化生水谷精微当中的各自的作用机制,把他们的功能概括起来,无非是将水谷转化为精微,古人形容它的特徵,用一个字叫沤,我们做饭,需要将米加上水,加上热,在一个锅裡把它煮好,把这个过程就称为「沤」,酒要发酵也是「沤」,无非是将水谷转化为精微,这个过程,用「沤」这个字把它表现出来,选这个汉字「沤」来体现它的特征。

【中焦主化】在「沤」的过程,它一定要把水谷转化为精微,那么将水谷转化为水谷精微,重要的机制在于化,就这个意义讲,所有的水谷精是经过消化而来的,然后才能吸收,没有化,就没有水谷精微,就这个意义讲,把脾和胃的功能统一到一起,中焦的重要作用在于化。

我们在讲脾和胃,两者讲完以后,提出来脾胃就中医脏象学而言,是指全身消化吸收功能的概称,再把它抽象出来,脾胃在中焦,用一个化字体现全身消化吸收功能,这是从三焦这个角度来说的。

三、下焦

【部位划分】脐以下的腹部,包括小肠、大肠、肾和膀胱等。

【下焦如犊】犊是水道,排泄的意思,定义:下焦如犊是指肾、大肠、小肠、膀胱等脏腑,主泌别清浊,排泄废物的作用,下焦的任务,一、排泄废液,二、排泄粪便,最终,或者是通过膀胱,或者是通过大肠,形成粪便和尿液排出体外。

【下焦主出】下焦著重强调排泄代谢产物,因此,又有一个原理,叫「下焦主出」,是指要源源不断地把废物排泻出去,维持人体的正常的生命状态。

人体正气根源在下焦:

肾气为人体先天之正气,肾在下焦,故人体正气的根源在下焦,凡可提高正气的穴位多分布于下焦。

动脉粥样硬化严重可以吃通心络吗
月经后期颜色黑
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的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