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保健

医学入门减肥

中医保健  2020年03月01日  浏览:6 次

摘要:《医学入门》:“山茱萸,本涩剂也,何以能通发邪?盖诸病皆系下部虚寒,用之补养肝肾,以益其源,则五脏安和,闭者通而利者止,非若他药轻飘疏通之谓也。”

山茱萸,名。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的干燥成熟果肉。味酸、涩,性微温。归肝、肾经。具有补益肝肾,收涩固脱之功效。常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虚脱,内热消渴。古代常比作兄弟情义。

传说:

古人把山茱萸作为祭祀、避邪之物,传说中战国时期的楚王妃曾经佩戴茱萸首饰,于重阳日登高畅游,插茱萸枝、佩茱萸囊、饮茱萸酒、吟茱萸诗,极尽欢娱之乐。文人们于重阳结伴出外登高赏茱萸,尤其在唐代,白居易、杜甫、寒山等几十位诗人,均有吟唱重阳登高及插茱萸的诗,而最为脍炙人口的是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曰: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主要价值

药用

补益肝肾;收敛固脱。主治头晕目眩;耳聋耳鸣;腰膝酸软;遗精滑精;小便频数;不止;妇女崩漏;内热消渴;温肝补肾,除一切风,止过多,治老人尿频。

①《本经》:主心下邪气寒热,温中,逐寒湿痹,去三虫。

②《雷公炮炙论》:壮元气,秘精。

③《别录》:肠胃风邪,寒热疝瘕,头风,风气去来,鼻塞,目黄,耳聋,面疱,温中,下气,出汗,强阴,益精,安五脏,通九窍,止小便利,明目,强力。

④《药性论》:治脑骨痛,止月水不定,补肾气;兴阳道,添精髓,疗耳鸣,除面上疮,主能发汗,止老人尿不节。

⑤《日华子本草》:暖腰膝,助水脏,除一切风,逐一切气,破症结,治酒皶。

⑥《珍珠囊》:温肝。

⑦《本草求原》:止久泻,心虚发热汗出。

注意:凡命门火炽,强阳不痿,素有湿热,小便淋涩者忌服。《本草经集注》:蓼实为之使。恶桔梗、防风、防己。

毒性:果肉及果核水煎剂作急性毒性实验,结果两者毒性都很低,果肉LD50为5 .55克(生药)/千克,果核LD50为90.8克(生药)/千克。

经济

山茱萸肉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功能成分,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集历代医家应用山茱萸的经验,把山茱萸列为补血固精、补益肝肾、调气、补虚、明目和强身之药。除供处方调配外,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疾病健康不再满足于被动治疗,而是更重视主动预防。以山茱英为原料的绿色保健食品开发,产

品无毒副作用及绿色无污染,被人们逐渐认识和喜爱。可加工成饮料、果酱、蜜饯及罐头等多种食品。

相关配伍

1、治五种腰痛,下焦风冷,腰脚无力:牛膝一两(去苗),山茱萸一两,桂心三分,上药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温酒调下二钱。(《圣惠方》)

2、益元阳,补元气,固元精,壮元神:山茱萸(酒浸)取肉一斤,破故纸(酒浸一日,焙干)半斤,当归四两,麝香一钱。上为细末,炼蜜丸,梧桐子大。每服八十一丸,临卧酒盐汤下。(《扶寿精方》草还丹)

、治寒温外感诸症,大病瘥后不能自复,寒热往来,虚汗淋漓;或但热不寒,汗出而热解,须臾又热又汗,目睛上窜。势危欲脱,或喘逆,或怔忡,或气虚不足以息,诸证若见一端:萸肉(去净核)二两,生龙骨(捣细)一两,生牡蛎(捣细)一两,生杭芍六钱,野台参四钱,甘草(蜜炙)三钱。水煎服。(《衷中参西录》来复汤)

相关论述

1、《医学入门》: 山茱萸,本涩剂也,何以能通发邪?盖诸病皆系下部虚寒,用之补养肝肾,以益其源,则五脏安和,闭者通而利者止,非若他药轻飘疏通之谓也。

2、《本草经疏》: 山茱萸治心下邪气寒热,肠胃风邪、寒热头风、风去气来、鼻塞、面疱者,皆肝肾二经所主,二经虚热,故见前证。此药温能通行,辛能走散,酸能入肝,而敛虚热,风邪消散,则心下肠热自除,头目亦清利,而鼻塞、面疱悉愈也。逐寒湿痹者,借其辛温散结,行而能补也。气温而主补,味酸而主敛,故精气益而阴强也。精益则五脏自安,九窍自利。又肾与膀胱为表里,膀胱虚寒,则小便不禁,耳为肾之外窍,肾虚则耳聋;肝开窍于目,肝虚则邪热客之而目黄;二经受寒邪,则为疝瘕,二脏得补,则诸证无不瘳矣。

 

舒肝理气,散郁调经。用于肝气不舒的两胁疼痛,胸腹胀闷,月经不调,头痛目眩,心烦意乱,口苦咽干,以及肝郁气滞所致的面部黧黑斑(黄褐斑)。

运城癫痫病医院四磨汤怎么给小孩喝小儿药无咳嗽禁忌成分

6个月儿童咳嗽有痰伴有便秘
鼻窦炎症状表现
颈椎病是怎么回事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