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科学谣言为何成朋友圈公害
中医保健 2020年08月24日 浏览:7 次
“科学谣言”为何成朋友圈“公害”
要削弱流言的影响,最根本还是每一个民都珍视自己的信用。哪怕不能要求所有人的知识储备都达到不受任何谣言蛊惑的地步,但求真务实、谨言慎行的科学精神,才是真正的流言终结者。WiFi辐射会损害健康、雾霾不散是因为核雾染、吃一碗方便面花32天解毒近日,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地区站联合辟谣平台和北京科技协会共同发布2014十大科学流言榜。(新华1月7日)
十大科学流言榜,上榜的都是些似曾相识的老朋友。不信?打开自己刷刷微博、,准能找到这些流言的身影。当然,虽说贵为十大,但套路并不新鲜。比如其中一些题材天马行空,拿来拍科幻大片都嫌剧情有点扯,诸如NASA称地球将进入连续六天黑夜、感染埃博拉病毒会变僵尸等,脑洞开得不止一点点大;还有一些则颇接地气,最可怕的东西永远都隐藏在身边,什么WiFi致病一碗方便面要排毒32天,连高铁都成了导致不孕的大杀器,真想给自己能在如此险恶的环境中幸存点个大大的赞。
为何这些流言大多寄生在微博、等自媒体上,不是没有理由的。尽管个别传统媒体甚至是官方信息在谣言生产链上曾扮演过不太光彩的角色,但从技术、经验等方面来看,参差不齐的自媒体更容易成为谣言的温床。同时由于自媒体的去中心化特征,导致消息一旦传播开来,往往难以找到出处。而信用成本的极端低廉,也致使人们只是随手转发,却不大关心自己转收报2222.67点发的消息是否属实。
从内容上分析,十大流言中有关健康的就占了九条。这一方面说明健康还是大多数人最关心的话题,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因为关心这些信息的群体相对盲目,才成为谣言的帮凶。当然不可否认的是,眼下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社会现实确实不尽如人意,阴谋论和受害妄想症才有了广泛市场。
在社会各界齐齐吐槽科学流言成为朋友圈公害的背后,其实也反映了社会上崇尚科学的一种态度回归。如果任谣言传播,媒体不关注、受众不愤怒,那才是最可怕的事情。应当看到,谣言横行的同时辟谣机制也在迅速完善。比如微博早已成立辟谣联盟,也有投诉谣言的反馈渠道,果壳等一批致力大众科普的站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不少媒体也推出了证伪流言的节目或版块。这些努力都起到了效果,但辟谣再迅速也永远落后一步,无法杜绝谣言传播。因此,到了自媒体时代,瓦解谣言更需要从传播者的心理层面上求解。
首先是从众心理:别人都转发了,我不转发显得我很out。只有真正形成鼓励独立思考的社会氛围,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认识到不能让他人代替自己思考,才能破解这种百弊无一利的从众心理。其次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发生在微博这些准公共空间内,都可能为煽动谣言再助推一把。再次是往往以由于早期大陆严厉批判两蒋善意提醒自居,转发一些道听途说的养生、健康知识,权当是为了他人好。殊不知主观恶意要负法律,无意识传谣也可能给他人带来大麻烦。比如上曾流传心脏病猝发针刺脚趾能急救被证实是不折不扣的伪科学,要是在现实生活中依此行事,治不好病不说,还会贻误宝贵的抢救时机。
谣言止于智者。社会发展到今天,要做个智者越来越不简单。自媒体在方便了人们生活的同时,也成为流言滋生的场所。要削弱流言的影响,最根本还是每一个民都珍视自己的信用。哪怕不能要求所有人的知识储备都达到不受任何谣言蛊惑的地步,但求真务实、谨言慎行的科学精神,才是真正的流言终结者。
开利空调移机服务部吴忠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柳州去哪里看白癜风

-
场地越野韩城站落幕科马仕轮胎车队勇夺双冠
2020-08-13
-
2016年大型中医医院巡查启动
2019-07-13
-
如何由小到大免疫力提升抵抗力的方法
2019-07-07
-
山羊角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07
-
桐根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07
-
米饭不能跟哪些食物同食
2019-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