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北大教授质疑山西发现疑似女娲骸骨说法
中医减肥 2020年09月17日 浏览:9 次
北大教授质疑山西发现疑似女娲骸骨说法
山西省吉县的“人祖庙遗迹”山西省吉县的“人祖庙遗迹” 23位考古、历史、神话、民俗专家考察山西人祖山后形成共识北大考古学教授对此有不同看法:女娲只是个传说 □韩少华 核心提示 据新华社报道,近日,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张柏、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李文儒等23位考古、历史、神话、民俗专家考察人祖山后形成共识,根据北京大学C14同位素测年成人头骨为6200年前的测定结论,以及明代当地人的墨书题记,日前在山西吉县人祖山娲皇宫女娲塑像下发现的“皇帝遗骨”,可能属于传说中史前“三皇时代”的“娲皇”遗骨。对于把“女娲”与人祖庙发现的人骨画等号,北大考古学教授刘绪前天接受采访时认为很“玄”。新石器时代人骨未必都要与“三皇”联系起来 据报道,早在1984年,娲皇宫遭人破坏时,考古工作者就在女娲塑像下发现遗骨,包以黄绫,盛于木函。“木函”墨书写道:“大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天火烧了金山寺,皇帝遗骨流在此,十六年上梁立木。……皇帝遗骨先人流下。”明代人的墨书记载把该人骨称为“皇帝遗骨”。 从2011年8月13日至10月9日,在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田建文的指导下,考古工作者对人祖庙进行了“抢救性”整理,发现战国、汉唐、宋元、明清、民国时代遗物291件(套),并在娲皇宫积土中找到人头骨、木函残片和距今2100至900年曾作祭品的动物骨头。这是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祭祀女娲的考古遗迹。 专家认为,在漫长的母系社会中,女娲首先是原始氏族的名号,同时也成为氏族首领的名字,不会只是一个女娲,会有一代又一代的女娲产生。木函题记中“皇帝”之说,可能是某代或最后一代女娲,是后人对母系社会首领女娲崇高地位的追称。因此,这个遗骨无疑是明朝人认为的“娲皇”遗骨5姐弟计划搬到南雅镇前。 对此,联系了曾长期在山西从事考古发掘工作的北大考古学教授刘绪,他表示最近并没有听说过这次发掘及相关的研究,但他告诉:“在中国,考古发现的新石器时代人骨很多,未必都要与所谓‘三皇’时期联系起来我打你一拳战斗犹如小孩打架。所谓‘三皇’、‘五帝’目前看来还都只是传说,都很‘玄’。所以,你问这个是不是女娲的骨骸,这我可不敢说。”参与人祖山考古工作的单位中有一家旅游开发公司 报道称,“皇帝遗骨”及其他考古发现,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填补了上古无文字记载的历史断层,说明山西吉县人祖山是中华文明的主要起源地之一,为吉县人祖山区域是中华婚育文明、农耕文明、八卦和古代历法起源地之说提供了实物佐证。 而就人祖山的发现来看,除一例距今6200年的人骨,其余最早为战国时期,因此到目前为止的发现尚无法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填补上古无文字记载的历史断层,也无有力证据证明山西吉县人祖山是中华文明的主要起源地之一,而其中发现物又不足以证明人祖山区域是中华婚育文明、农耕文明、八卦和古代历法起源地。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获悉,居然有专家提议人祖山在未来几年里建设祭祖广场、朝圣天阶和史前人类博物馆,并修复人祖庙和伏羲庙,作为旅游项目。目前,娲皇宫前古称卧云台的巨石上的方、圆两个石窝,棋盘和小柱洞也已经被附会成女娲和伏羲观天测斗、创造八卦、制定历法的证据。发现,参与人祖山考古工作的单位中有一家旅游开发公司,至于当地的考古活动是否都与旅游项目挂钩,目前尚未获得更多信息。
上一篇:赣湘黔三省强降雨引发洪涝 5人死亡2人失踪
下一篇:山东邹平县陷高利贷漩涡 总规模达1000亿元
如何解酒一岁半宝宝不爱吃饭怎么办癫痫病治疗

- 上一篇: 管理灵芝炖鸡的做法大全
- 下一篇 管理Norner启动二氧化碳转化塑料原材料项
-
特别窍门减肥大惊喜
2019-07-16
-
番荔枝根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15
-
河南开封将持续增加中医药投入
2019-07-15
-
中医教您怎么健康变白
2019-07-13
-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生古礼祭拜李时珍
2019-07-12
-
针灸成功治疗肥胖症图
2019-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