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药方剂

药理作用蚕蛾的茧有拟胆碱作用

中药方剂  2020年02月13日  浏览:4 次

摘要:【药理作用】蚕蛾的茧有拟胆碱作用。先用石油醚、 、氯仿处理过的蚕茧的90%乙醇提取物对麻醉猫的血压、离体豚鼠回肠及家兔十二指肠上均呈现胆碱能作用;但在蛙腹直肌标本上,对横纹肌无作用。

蚕茧壳为蚕蛾科昆虫家蚕蛾的茧壳。味甘、性温。归脾经。功效:治便血,尿血,血崩,消渴,反胃,疳疮,痈肿,解毒疗疮。治疗:肠风便血;淋痛尿血;妇女血崩;消渴引饮;反胃叶食;痈疽脓成不溃;疳疮。

【考证】出自《本草纲目》:蚕茧,方书多用,而诸家本草并不言及,诚缺文也。近世用治痈疽代针,用一枚即出一头,二枚即出二头。煮汤治消渴,古方甚称之。丹溪朱氏言此物能泻膀胱中相火,引清气上朝于口,故能止渴也。

【药理作用】蚕蛾的茧有拟胆碱作用。先用石油醚、 、氯仿处理过的蚕茧的90%乙醇提取物对麻醉猫的血压、离体豚鼠回肠及家兔十二指肠上均呈现胆碱能作用;但在蛙腹直肌标本上,对横纹肌无作用。

【炮制】将蚕茧剪开,去尽内部杂质。或置罐内,煅存性用。

【生药材鉴定】性状鉴别,蚕茧长椭圆形或中间稍缢缩,长 -4cm,直径1.7-2.1cm。表面白色或淡黄色,有不规则,并有附着的蚕丝,整形绒毛状。其内壁的丝很有规律。体轻而韧,不易撕裂。微有腥气,味淡。

【性味】《纲目》:甘,温,无毒。

【功用主治】治便血,尿血,血崩,消渴,反胃,疳疮,痈肿。

《纲目》:烧灰酒服,治痈肿无头,次日即破;又疗诸疳疮及下血、血淋、血崩。煮汁饮,止消渴,反胃,除蛔虫。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 钱;或入散剂。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禁忌】孕期慎用,不可以吃多,不可以空腹吃,容易腹泻。有,有鱼虾等食物过敏史的人以及孩子,不可食用

【选方】

①治肠风,大小便血,淋沥疼痛:茧黄、蚕蜕纸(并烧存性)、晚蚕沙、白(并炒)等分。为末,入麝香少许。每服二钱,用米饮送下,日三服。(《圣惠方》茧黄散)

②治消渴:煮蚕茧汤,每服一盏。(《朱氏集验医方》)

③治小儿因痘疮余毒,肢体节骱上有疳蚀疮,脓水不绝:出蛾绵茧,不拘多少,用生白矾捶碎,实茧内,以炭火烧,矾汁干,取出为末。干贴疳疮口内。如肿作痛,更服活命饮。(《小儿痘疹方论》绵茧散)

④治反胃吐食:蚕茧十个。煮汁,烹鸡子三枚食之,以无灰酒下,日二服。(《普济方》)

⑤治口糜:蚕茧烧灰,调蜂蜜,抹口内。(《泉州本草》)

【各家论述】

《纲目》:烧灰酒服,治痈肿无头,次日即破;又疗诸疳疮及下血、血淋、血崩。煮汁饮,止消渴,反胃,除蛔虫。

蚕茧的食用方法

(一)、乌梅蚕茧红枣方

材料:乌梅6克,蚕茧50克,枣(干)15克,白砂糖50克

做法:将乌梅、蚕茧、红枣、白糖水煎服。

功效:本方可用于肾气不足型患儿。

(二)、清晨养胃汤

材料:红枣50克,带蚕蛹的蚕茧20个,适量白糖。

做法:

1、将洗净的红枣,和蚕茧一起入锅,加800克水。

2、煮沸后改用小火慢煎15分钟。

、滤汁入大碗,加入白糖调味即成。

 


祛风除湿,清热解毒,凉血止痒。用于急慢性荨麻疹、急性湿疹属风热证或风热挟湿证者。

银川男科医院地址
衡水治疗妇科医院
宫颈炎吃什么药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