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药方剂

杜衡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方剂  2019年08月11日  浏览:5 次

摘要:【功能主治】疏风散寒;消痰利水;活血止痛。主风寒感冒;痰饮喘咳;水肿;风寒湿痹;跌打损伤;头痛;齿痛;胃痛;痧气腹痛;瘰疬;肿毒;蛇咬伤

出自《名医别录》。

1.《山海经》:天帝之山有草焉,其状如葵,其臭如靡芜,名曰杜衡,食之已瘿。

2.陶弘景:杜衡,根、叶都似细辛,惟气小异尔。

.《唐本草》:杜衡,叶似葵,形如马蹄,故俗云马蹄香。生山之阴,水泽下湿地。根似细辛、白前等。今俗以及己代之,谬矣。及己独茎,茎端四叶,叶间白花,殊无芳气;有毒,服之令人吐,惟疗疮疥,不可乱杜蘅也。

4.《本草衍义》:杜衡用根,市者

【拼音名】D H nɡ

【英文名】ForbesWildgingerHerb,HerbofForbesWildginger

【别名】怀、蘅薇香、杜、土卤、楚蘅、杜蘅、土杏、马蹄香、蘹香、杜衡葵、土细辛、钹儿草、杜葵、南细辛、马辛、马蹄细辛、泥里花、土里开花。

【来源】

药材基源:为马兜铃科植物杜衡的根茎及根或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sarumforbesiiMaxim.

采收和储藏:4-6月间采挖,洗净,晒干。

【原形态】

1.杜衡多年生草本。根茎短。叶柄长 -1;芽胞叶肾状心形或倒卵形,边缘有睫毛;叶片阔心形至肾状心形,长和宽各为 -8cm,先端钝或圆,基部心形,上面深绿色,中脉两旁有白色云斑,脉上及其近缘有短毛,下面浅绿色。花暗紫色;花便长1-2cm;花被管钟状或圆筒状,长1-1.5cm,直径8-10mm,喉都不缢缩,喉孔直径4-6mm,膜环极窄,宽不足lmm,内壁具明显格状网眼,花被裂片直立,卵形,平滑,无乳突皱褶;药隔稍伸出;子房半下位,花柱离生,先端2浅裂。柱头卵状,侧生。花期4-5月。

2.小叶马蹄香多年生草本。根茎短。叶柄长 -15cm;芽胞叶卵形或长卵形,边缘有睫毛;叶心形、卵心形、稀近戟形,长 -6cm,宽 .5-7.5cm,先端急尖或钝,基部心形,上面通常深绿色,有时在中脉两旁有白色云斑,脉上或近边缘处有短毛,下面浅绿色,或初呈紫色而逐渐消退,或紫色。花紫色;花梗长约1cm,有时向下弯垂;花被管球状,直径约1cm,喉部强度缢缩,膜环宽约1mm,内壁有格状网眼,花被裂片三角状卵形,基部乳突皱褶区;药隔伸出,圆形,中央微内凹;子房近上位,花柱6,柱头卵状,顶生。花期4-5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生于林下或沟边阴湿地。

2.竽于林下草丛或溪边阴湿处。

资源分布:1.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四川等地。

2.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等地。

【性状】

性状鉴别(1)杜衡常卷曲成团。根茎圆柱形,长约1cm,直径2- mm,表面浅棕色或灰黄色,粗糙节间长1-9mm。根细圆柱形,长7cm,直径1-2mm,表面灰白色或浅棕色,断面黄白色或类白色。叶片展平后呈宽心形肾状心形,长宽均为 -8cm,先端钝或圆,上面主脉两侧可见云斑,脉上及近叶缘有短毛。偶见花,1-2朵腋生,钟状,紫褐色。气芳香,有浓烈辛辣味,有麻舌感。(2)小叶马蹄香根茎短。根直径l-2mm,灰黄色,断面灰白色。完整叶展开后呈心形、卵。状心形,长 -6cm,宽 .5-7.5cm,先端急尖或钝,基部心形,上面主脉两例时有云斑,脉上及边缘有短毛;叶柄长 -15cm。气芳香,味麻辣,略麻舌。以根多、香气浓者为佳。

显微鉴别(l)杜衡根横切面:表皮残存。外皮层细胞1列;皮层有油细胞散在;内皮层明显。初生木质部四原型或五原型。薄壁细胞含淀粉粒。

根茎横切面:表皮细胞内侧有厚角组织。皮层宽广,有油细胞散在;薄壁细胞含淀粉粒。维管束外韧型,常5-6个。髓部明显。

叶片表面观:上下表皮的气孔均为不定式,并具类图形油细胞。上表皮细胞类多角形,叶脉处可见由l-4个细胞组成的非腺毛,顶端尖而稍弯曲,具壁疣,长1 2-160 m,基部直径29.6-44.4 m。下表皮细胞不规则形,垂周壁波状弯曲,无毛。(2)小叶马蹄香根横切面:外皮层细胞切向延长;皮层细胞约19列,有油细胞散在,薄壁细胞含淀粉粒,初生木质部通常三原型。

根茎横切面:皮层细胞约21列,散有油细胞,薄壁细胞含淀粉粒。维管束常6个。

【化学成份】

1.杜衡从全草中分离出杜衡素(asarumin)A、B、C、D,榄香脂素(elemicin),细辛脑(asarone)和亚油酸(linoleicacid)。全草(干品)含挥发油2.6%,从挥发油中除分离出甲基丁香油酚(methyleugenol),甲基异丁香油酚(methylisoeugenol),榄香脂素(elemicin)和卡枯酸(kakuol)外,还含有:a-蒎烯(a-pinene),樟烯(camphene), -蒎烯( -pinene),月挂烯(nyrcene),香桧烯(sabinene),柠檬烯(limonene),1,8-按叶素(1,8-cineole),对-聚伞花素(p-cymene), -松油烯( -terpinene),异松油烯(terpinolene),樟脑(camphor),龙脑(borneol),a-松油醇(a-terpineol), ,5-二甲氧基甲苯( ,5-dimethoxytouene),黄樟醚(safrole),反式-丁香烯(trans-caryophyllene), -古芸烯( -gur-junene),反式- -金合欢烯(trans- -faranesene),细辛醚(asaricin),肉豆寇醚(myristicin),异榄香脂素(isoelemicin)等。

2.小叶马蹄香全草(干品)含挥发油0.6%,挥发油中的成分有:1,8-按叶素(l,8-cineole),芳樟醇(linalool),龙脑(bor-neol),a-松油醇(a-terpineol),萘(naphthalene),2-异丙基-5-甲基茴香醚(2-isopropyl-5methylanisole),乙酸龙脑酯(bornylacetate) ,5-二甲氧基甲苯( ,5-dimethoxytoxytoluene),黄樟醚(safrole),反式-丁香烯(trans-caryophyllene), -古芸烯( -gUr-junene),反式- -金合欢烯(trans- -farnesene),葎草烯(humulene), -橄榄烯( -maaliene),甲基丁香油酚(methyleugenol),2, ,5-三甲氧基甲苯(2, ,5-trimethoxytoluene),橙花叔醇(nerolidol),细辛醚(asaricin),甲基异丁香油酚(methylisoeugenol),肉醚(myristicin),榄香脂素elemicin),异榄香脂素(isoelemicin)和2,4,5-三甲氧基丙烯基苯(24,5-trimethoxypropenylbenzene),樟烯(camphene),a-蒎烯(a-pinen), -蒎烯( -pinene),月桂烯(myrcene), -水芹烯( -phel-landrene), -松油烯( -terpinen), ,4-二甲基-2,4,6-辛三烯( ,4,-dimethyl-2,4,6-octatriene),优葛缕酮(eucarvone),表樟脑(epicamphor),异龙脑(soborneol),爱草脑(estragole),十五烷(pentadecane), -甜没药烯( -bisabolene),2-甲氧基黄樟醚(croweacin),柠檬烯(limonene),金合欢醇(farnesol),卡枯醇(kakuol),2,5-双叔丁基噻吩(2,5-itertbutylthiophene),反式细辛脑(trans-asarone)。

【药理作用】

1.黄樟醚有麻痹作用,能使动物的呼吸中枢麻痹。长时间给猫及家畜以少量,则引起和磷中毒样的肝、肾脂肪变性,对犬给予0.75g则发生呕吐,犬的致死量,皮下注射或内服均为1g/kg。

2.煎剂29g/kg灌胃,对小鼠有镇痛作用。

.马辛挥发油0.15ml/kg腹腔注射,明显减少小鼠自发活动;0.025、0.0 、0.05ml/kg腹腔注射,对小鼠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有协同睡眠作用;0.075、0.15ml/kg能延长小鼠硫喷妥钠的睡眠时间;0.25ml/kg可对抗戊四唑引起的小鼠惊厥,也对抗电休克惊厥;0.15、0.25ml/kg可增强小鼠对缺氧的耐受力;0.075、0.15ml/kg对大鼠有降温作用。

4.用0.02%-0.1%马辛挥发油0.2ml灌胃,可降低高胆甾醇血症小鼠的血脂,并呈量-效线性关系。

【毒性】对小鼠灌胃的LD50为1.82 g/kg,腹腔注射的LD50为0.672g/kg。

【鉴别】理化鉴别取本品粉末1g;加 5ml振摇后浸出15min,滤过。取滤液1ml置蒸发皿中,待 挥散后加1%香草醛浓硫酸试剂,溶液由浅棕色变为紫棕色。(检查挥发油)

【炮制】原药拣去杂质,拍去泥屑,用水洗净,稍润后切断,晒干。

【性味】辛;温;小毒

【归经】肺;肝;肾;膀胱经

【功能主治】疏风散寒;消利水;活血止痛。主风寒感冒;痰饮喘咳;水肿;风寒湿痹;跌打损伤;头痛;齿痛;胃痛;痧气腹痛;瘰疬;肿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6g;研末,0.6- g;或浸酒,外用:适量,研末吹鼻,或鲜品捣敷。

【注意】体虚多汗、咯血及孕妇忌服。

【附方】1.催吐方(《补缺肘后方》),治呼吸喘息,犹觉膈中痞闷,顽痰壅滞心胸。2.治蛇伤方(《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治蛇伤,局部红肿痛甚者。 .香汗散(《杏林摘要》),治风寒头痛。

【各家论述】

1.《名医别录》:治风寒咳逆。

2.《药性论》:止气奔喘促,消痰饮,破留血,主项间瘤瘿之疾。

.《本草纲目》:散风寒,下气消痰,行水破血,杀虫。

4.《广西志》:通经,散寒,祛痰,利尿。

5.《江苏药材志》:发汗,祛痰。治感冒头痛,牙痛,口舌生疮。

6.《浙江天目山药植志》:催吐,祛痰,利尿。治支气管炎及水肿。

7.《本经逢原》:杜衡香窜,与细辛相似,故药肆以之代充细辛。但其气浊,不能搜涤少阴经中之寒,稍逊细辛一筹耳。

【摘录】《中华本草》

洁灵 植物甙功效牙膏(改善多种口腔问题)具有改善多种口腔问题、抑制口腔病菌、降低牙龈直属菌群的功效。

小便黄喝什么药

灯盏花有什么功效与作用

骨质疏松治疗手段

小儿便秘肚子痛是什么原因

宝宝腹泻的治疗方法

小儿便秘饮食上应注意什么

长沙哪家整形美容医院好
沈阳好的癫痫医院
黑龙江医院治男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