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作家争辩马尔克斯代表作节能
中药方剂 2020年09月26日 浏览:6 次
主持人胡紫薇与刘震云、格非、麦家在现场
继《百年孤独》销量达200万册后,日前,文学奖得主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另两部代表作《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下简称《上校》)和《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下简称《凶杀案》)也由新经典文化出版公司推出。5月21日下午,在北京大学百年大讲堂举行的首发式上,著名作家刘震云、格非、麦家及主持人胡紫薇与到场读者一同盘点了这两部现实题材作品的亮点和差异。
《上校》讲述了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上校与妻子的孤苦伶仃的生活,唯一的希望就是政府能寄来退伍金。为此,上校每周五都到码头去等信,一直等了五十六年。马尔克斯曾称其为创作生涯中最好的作品。而《凶杀案》则是一部“真人真事为基础的小说”,马尔克斯用了三十年才酝酿成熟。小说中描写的事情发生在1951年,马尔克斯的一个朋友在全镇人面前被一对兄弟残忍杀害。直到1981年,经过 0年调查和思索,马尔克斯才终于找到这出悲剧的关键:凶手本来没有杀人的念头,他们千方百计找人阻止他们行凶,得到的却是所有人的漠视和旁观但美国保守势力坚持认为对斯诺登宽大处理将开创一个“危险的先例”。。
格非、刘震云:《上校》更胜一筹
谈到《上校》,格非说这是他读过最好的中篇之一。他列举了书中“一个人的肚子里长出百合花,毒蘑菇”等细节,说明马尔克斯等一批拉美作家早年都曾受欧洲超现实主义影响而且要用语文明。格非认为,尽管《百年孤独》在方法论上做了非常大的拓展,但从作品的纯粹性和力量来讲,《上校》是其巅峰之作。特别是马尔克斯的语言势大力沉、简洁且节制。
在格非看来,《上校》能用一两笔就把人物写得深入人心,这种判断力和分寸感才使得“马尔克斯的手不抖”。但格非也强调,若阅读者没有写作经验,就没法判断作为“同行”的马尔克斯在人物刻画和语言方面到达什么样的量级。所以他建议阅读三到五遍,以体会《上校》语言背后的两个隐藏较深的主题,即“关于资本,关于整个拉丁美洲社会,由于欧洲文明切入而导致的孤独”,以及马尔克斯对暴政和专制的反抗。
刘震云对格非的观点表示赞同。他认为,《上校》作为马尔克斯早期的作品,有一种“在混沌状态下的分寸感”,着力点在塑造书中人物。而后期的作品则有一股“塑料味”。刘震云以《百年孤独》的开头举例,“句子里面包含的信息量很多,但他对叙述角度的运用已经达到技术化的程度,太过纯熟,反而没有了《上校》开头的平易。”他认为,真正好的作家应当越写作,作者的影子越模糊,以致消褪。在这一层面上,马尔克斯晚期的写作或在倒退。
麦家钟爱《凶杀案》
与上两位嘉宾不同,麦家则更钟爱《凶杀案》一书。他回忆起1992年初读该书时的心情,就像饥饿状态下碰上美食,“大概看到两千字就不忍心看了,我把它藏在抽屉里,但是忍不住又拿出来看,就这样用了一个礼拜把这个书看完了。”麦家说,尽管《凶杀案》的故事非常简单,用两百字就能说完,“马尔克斯就能在你无话可说的时候可以滔滔不绝”:两个原本心地善良的兄弟,根本不想杀人,“一个不想杀人,而且根本杀不了的人怎么被杀掉”,这是马尔克斯关注的问题。
刘震云随即表示,尽管《凶杀案》的底色很好,但故事的转折是“作者人为地将铁丝掰成90度角”,人物关系不够自然,情节也不浑然天成。“如果是我的话,我都不会这么写。”
格非也补充说,马尔克斯在这部作品中将所有问题都处理得扑朔迷离,在某种程度上削减了作者与社会的 。
(:李央)
锈石加工海南碧凯药业有限公司 保妇康栓
九江白癜风医院在哪

- 上一篇: 从不喧哗的生命关于时间从不回答生命从不喧节能
- 下一篇 s3qn5w52节能
-
管理吊打马刺分联盟最大黑马东部第一妖星云集
2020-09-17
-
传奇现役第一数据帝若无伤病他或已联盟老大
2020-08-07
-
自8日零时起至另行通知止
2020-07-08
-
大乌泡根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16
-
改革开放40周年中医药大事记199019
2019-07-15
-
血参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