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捂要科学小心捂出火
中医新闻 2020年01月13日 浏览:3 次
春捂要科学小心捂出火
春捂重点捂一头一脚
民间有句俗语:春捂秋冻,百病难碰。那么,春捂该怎么捂呢?专家指出,春季衣着宜下厚上薄。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体的下部血液循环较上部差些,易受到寒冷空气的侵袭。脚部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心脏,足部受凉也是感冒的原因之一。人体最先感到冷的是脚,脚远离心脏,又长时间下垂,血流缓慢,循环不畅,血供不足,且皮下脂肪薄,保温性能差。因此,在乍暖还寒的三月,应当注重对孩子下部,尤其是腿脚的保暖,以免感受风寒。
此外,头部的保暖也很重要。据介绍,人体阳气最容易从头部散掉,如同热水瓶不盖塞子一样。春季多风,因此儿童不宜过早摘下帽子、围巾。因为整个冬天都在受着帽子和围巾温馨呵护的头颈,已经习惯于这种环境。在乍暖还寒的气温下,突然失去帽子保护,就容易头痛、感冒,尤其在回家后不要光脚穿拖鞋或光脚踩地板上。
春捂过度惹出火
春捂也要捂得恰到好处,如果捂过了头,反而会使宝宝上火。
春捂一般是指气温如果升幅不大就尽量少脱衣,如有时中午最高气温十几二十度,但夜晚可能只有几度,而中午捂过头反而使人上火、血压升高。
一般来说,日平均气温在10℃以下就需要捂,当气温持续保持在15℃以上且相对稳定时,人体已能适应就可以不捂了;当得知冷空气即将到来,就提前一两天先增添衣物捂起来,因为呼吸系统疾病(如感冒)、消化不良等发病高峰与降温幅度及持续时间密切相关。
另外,春季人体肝气当令,冬天蓄积体内的阳气随着春暖转为向上外发,若藏阳气过多,会化成热邪外攻,诱发鼻腔、牙龈、呼吸道、皮肤等出血,以及头痛晕眩、目赤眼花等症状。尤其是很多孩子本身就有内热,此时还会引发春火,患上热感冒、咳嗽、哮喘等,所以春捂要有度,更要防春火。
增减衣物要恰当
春季万物生发,但春天的气候变化无常,乍暖还寒。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发育完善的宝宝非常容易感染疾病,稍有风吹草动,就感冒发热、咽痛声哑等,因此爸爸妈妈在春季尤其要注意对宝宝的护理。尤其是当孩子玩得满身出汗时,不能立刻脱衣服,应该用毛巾把胸背上的汗擦干,让孩子安静下来,待汗水完全下去时再脱外衣。
广州治疗妇科费用老年人手足麻木的病因
拉肚子为什么肚子会疼

- 上一篇: 男女养生大不同
- 下一篇 冬瓜炖丸子的家常做法是什么
-
幸福快乐买别墅拆房重建诉至法院遭索赔依依不舍
2020-06-24
-
英超阿圭罗点杀席尔瓦中柱曼城力夺主场连胜
2020-06-22
-
石家庄第一期五运六气推广运用学习班举办
2019-07-16
-
湖北中医肾病专科联盟在赤壁成立
2019-07-11
-
常做按摩可以这样强肾2
2019-07-11
-
中医针灸治疗近视眼
2019-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