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新闻

一不小心被颈椎病盯上,轻轻一针解烦忧!

中医新闻  2019年07月19日  浏览:5 次

摘要:选用2~4个穴位,缓慢捻进法进针,青壮年病人用抑制法一型手法,少年和老年人用抑制法二型手法,伴有肢麻症状者,肢体上的穴位用兴奋法针刺,留针 0分钟,中间行针2~ 次,每隔10分钟行针1次。颈背部配合拔火罐或温和灸法,10天为1个疗程,中间休息2~4天。   小编导读

一提到颈椎病,很多人就泄气,为了打拼事业,忙碌于充满机遇与压力的都市,身心俱疲,颈椎也在长期的压迫中,终于耍了 宝气 !以前总觉得是颈椎病是老年人的专利,现如今,不少年轻人也步入了颈椎病的队伍,那种痛苦,真是难以形容!一不小心被颈椎病盯上,这可如何是好?话说,古老的疗法有良效!  颈椎病是因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韧带增厚,压迫颈脊神经根和血液循环功能障碍所致的综合征。颈椎病以颈项疼痛、酸楚、胀麻,可伴有颈部活动受限或肩背部疼痛,板滞发僵感,有针刺样或放射性肩臂手麻疼痛,有的伴有眩晕、头痛、耳鸣、耳聋、恶心、呕吐,并且眩晕发作与颈部 改变有关等症状。在学上属于 痹证 项强 头痛 眩晕 等病。《素问 至真要大论》云: 诸痉项强,皆属于湿。   【证治经验】  取穴:新设(位于后颈区,风池穴下,第4颈椎旁开 . cm,斜方肌外缘处)、风池、天柱、肩中俞、大杼、风门、肩井、天宗、肺俞、附分、新义(在桡骨粗隆与尺骨粗隆之间,周关键折量二节,同手三里穴平高)、外关、支沟、合谷、曲池、足三里、阳陵泉、悬钟等穴,轮换使用。  治法:选用2~4个穴位,缓慢捻进法进针,青壮年病人用抑制法一型手法,少年和老年人用抑制法二型手法,伴有肢麻症状者,肢体上的穴位用兴奋法针刺,留针 0分钟,中间行针2~ 次,每隔10分钟行针1次。颈背部配合拔火罐或温和灸法,10天为1个疗程,中间休息2~4天。  Ps:抑制法一型手法、抑制法二型手法,请点击标题 桂派中医大师韦立富:针灸治病有三个关键因素,你知道吗 查看!  【典型验案】   周某,女,50岁。初诊日期:2009年6月11日。  主诉:颈项部疼痛,伴右手发麻6年余。  现病史:患者于200 年始,出现颈项部疼痛,连及右侧肩背部,伴右手发麻,头晕、头痛。  查体:神清,表情痛苦,颈2~6椎、胸 ~5椎及其右旁、肩胛冈上、下窝,肩、肘部均有压痛,颈项部俯仰活动轻度受限。  辅查:颈椎正侧位片示:颈5椎体前下角骨赘形成。  诊断:颈椎病。  治疗:取穴:天柱、新设、肩中俞、风门、风池,大杼、秉风、臑俞、曲池、新义,每次取1~2穴,针刺抑制法一型手法,留针 0分钟,肩背部穴位10分钟,温和灸颈项部15分钟。每日针灸1次,10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颈项部疼痛减轻,颈项活动较自如。共治疗2个疗程后,疼痛消失,偶有手麻,颈项活动自如。  按语:患者为颈椎骨质增生,刺激和压迫脊神经根而致病,针灸在局部和远距离取穴,直接作用于周围神经,运用抑制手法的操作,对消除肿胀、缓解肌肉和椎间韧带痉挛,发挥很大作用。   韦某,女,47岁。初诊日期:2009年7月6日。  主诉:颈项部疼痛伴右侧耳鸣两年余。  现病史:患者于2007年始出现颈项部疼痛,头后枕部疼痛,伴右侧耳鸣,喝水时呛咳。  查体:神清,体稍胖,脊柱无明显畸形,颈2~6椎及右旁、右侧肩胛冈下窝、肩部均有压痛,颈项部俯仰活动轻度受限。  辅查:颈椎正侧位片示:颈4、5钩突均有唇样骨赘形成,生理曲度变直,项韧带钙化。  诊断:①颈椎病;②神经性耳鸣。  治疗:取穴:天柱、新设、听会(右)、听宫(右)、肩中俞、大杼、风门、天宗、曲池、新义、外关,每次取1~2穴,针刺抑制法一型手法。留针 0分钟,肩背部穴位拔罐10分钟,温和灸颈项部2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颈项部疼痛明显减轻,颈项活动较自如。共治疗 个疗程,疼痛消失,颈项活动自如,耳鸣减少,无呛咳。  按语:患者右侧耳鸣,吞咽机能欠正常,喝水呛咳,与颈椎增生、颈动脉供血不足有相关性。因此,选第2~5颈椎附近穴位天柱、新设,配合肢体远端的穴位,每次1~2穴,配以温和灸或拔火罐,用抑制法一型强刺激手法,针感扩散至头颈、肩臂,达到 气至病所 ,通过刺激神经,抑制病变部位的疼痛信号向中枢传递;另一方面,又通过激发高级中枢(包括大脑皮层)的调整机能的指令下达到下级中枢,从而产生消炎、消肿,缓解椎间肌肉、韧带痉挛的作用,并改善颈动、静脉供血,达到镇静、止痛效果。   黄某,女,65岁。初诊日期:2009年10月20日。  主诉:颈项部胀痛向肩部扩散,手指麻胀已10年余。  现病史:患者于10年前始,两侧颈项部胀痛,渐向肩背部扩散,伴双侧手指麻胀,反复不愈,近来加重。  既往史:颈椎病史,陈旧性肺结核史。  查体:神清,脊柱呈 S 形改变,颈2~7椎、胸1~4椎及其左旁均有压痛。颈项俯仰活动轻度受限。  辅查:颈椎正侧位片示颈椎生理曲度变直,颈4~6椎体骨质增生,颈5/6椎间孔两侧均变小。  诊断:颈椎病。  治疗:取穴:天柱、新设、风池、肺俞、大杼、附分、曲池、合谷、外关,每次取1~2穴,针刺抑制法一型手法。大杼、肺俞穴拔罐10分钟。温和灸颈项部20分钟。每日针灸1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7天后上症减轻。共治疗4个疗程,颈项部疼痛基本消失。  按语:患者老龄,病史长。每次取1~2穴,天柱、新设为主穴,天柱位于哑门穴两旁,斜方肌外缘凹陷处,针刺时注意针尖不能向内、上方深刺,在局部做轻柔的捻转行针,捻捻停停,不宜捣针,针感较强烈而舒适即可,这在大脑皮层上将产生很好的良性刺激,有良好的镇痛作用。配以肩背部穴位的温和灸或拔火罐,缓解局部肌肉、韧带的痉挛,消除局部炎症、水肿,改善血液循环。

补肾、活血、止痛。用于肾虚血瘀所致的颈椎病,症见:颈项胀痛麻木、活动不利,头晕耳鸣等。

宝宝健脾助消化吃什么

小便黄有啥办法

小孩中暑

血脂高吃什么好

高血脂吃什么好

高血脂是什么

福建专治癫痫医院哪家好
昆明整形美容院哪好
四川治妇科的专科医院哪家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