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新闻

拳势的开合会引动周身掤劲的充盈变化减肥

中医新闻  2020年03月21日  浏览:3 次

摘要:拳势的开合会引动周身掤劲的充盈变化,如果您在练拳时感觉身体好似一个充了气的大球,随着拳势的开合变化,大气球在不断地胀缩鼓荡着,这就证明您已经拥有了掤劲。 习练应当明白什么是 拳式 和 拳势 ,分清 式 与 势 的区别,领悟 式 与 势 之间的内在关联,掌握 式、势相合 的练拳方法,这不仅对习拳者由外入内起着指导作用,还可提升太极拳的效果。

一、太极拳的 式 与 势

1、拳式与拳势的区别

拳式是太极拳冠以名称的招式,是看得见的肢体动作,如 野马分鬃 、 白鹤亮翅 等等。拳式是前辈武术家技击实践的结晶,不同的拳式都有其独特的攻防含义。

拳势是太极拳的内在动力,是看不见的体内劲力的运化。太极拳的拳势只有两个: 蓄势 和 发势 ,蓄势是劲力的积蓄,发势是劲力的发放。拳势的蓄和发源自人体能量的收与放。传统武学将人体能量称为 内气 ,人体能量在体内能够象 气 一样流动和聚散,蓄势时体内能量流从四肢向丹田汇聚,称之为 合 ,发势时能量流由丹田向四肢扩张,称之为 开 ,所以太极拳的两势也可叫做 开势 和 合势 。在阴阳学说中,阴阳是一对具有能量属性的矛盾,能量较强者为阳,能量较弱者为阴,如火为阳、水为阴,夏为阳、冬为阴,日为阳(太阳)、月为阴(太阴)。在太极拳中,蓄势为合属阴,发势为开属阳,因此太极拳的两势也称为 阴势 和 阳势 。太极拳的套路便是由多个阴阳拳势衔接循环而组成的。

2、拳式与拳势的内在关联

拳势是完成拳式的内在动力,拳式是由拳势催发出的外形,如果把拳式比作看得见的浪,拳势就是暗中推波助澜的涌流。没有拳势支撑的拳式,就会缺少太极拳阴阳开合的内涵,流于 空架 或 太极操 ;没有拳式规范的拳势,就会失去武术的攻防意义,只能称之为 ,正所谓: 有式无势是空架,有势无式不成拳。

在多数情况下,一个拳式对应一对蓄发拳势,如24式简化太极拳中的拳式 手挥琵琶 、 白鹤亮翅 。当一个拳式由多个分拳式组成时,如拳式 揽雀尾 包含有 掤、捋、挤、按 四个分拳式,每个分拳式就各对应一对蓄发拳势。

二、势、式相合的练拳方法

势、式相合的练拳方法分为三个阶段:由式及势、以势催式和势、式相合。

1、由式及势 练就正确的动力定势

初学太极拳,当以习练拳式为主,重点在于掌握太极拳的身法、步法、手法和眼法,身法做到中正安舒,步法做到轻灵沉稳,手法做到劲如抽丝,眼法做到手眼相应。然后以腰为轴统领全身,做到步随身换,臂由腰带,上下相随,周身一家。此阶段应注意寻找 太极无手 和 腰脊行拳 的感觉。

拳架通过不断地习练和纠正,逐渐使拳式动作形成正确的 动力定势 。此时即便套路生疏遗忘了,但举手投足间拳式依然中规中矩,这是因为套路内容靠大脑来记忆,而动力定势是由小脑通过运动强化来学习记忆的。

拳式熟悉和协调后,要进一步注意肢体的放松,只要有 虚领顶劲 在这儿撑着,您尽管放松全身的关节和肌肉,无须担心疲软和松懈。放松身体以松开两肩和两胯最为重要,肩松后上肢才会松,腰脊之劲方可到达于手,胯松后下肢才会松,腰脊之劲才能传递到脚,所以说节节放松才能节节贯通,能量流才能在体内畅通无阻而汇成拳势,可见规范的拳式是练出拳势的基础。

正确的放松应当是 松开 而不是 松懈 ,两者的区别在于松开后肢体会产生伸展舒张的气势。由于地球的引力,放松之后身体自然会产生向下的沉劲。如果您在练拳时感到两臂沉甸甸的,身体产生 一领百沉 (百会穴上领而肢体百骸下沉)的感觉,身姿具有伸长放远的气势,说明您已经具备了基本的松沉。

2、以势催式 练出支撑八面、富于弹性的掤劲

自然界里能量运动的基本方式是聚合和扩散,即 阴聚阳散 。 阴聚阳散 在太极拳里就是拳势的开合。开合是在身体四梢与丹田之间进行, 四梢 指人体四肢的梢节(两手、两脚)①, 丹田 位于人体小腹,是人体的重心所在,也是调节全身平衡的轴心和劲力运化的中心,所以太极拳应当是以丹田为中心来展开运动的。蓄势时能量流从四梢向丹田汇聚,是能量的积蓄,为合属阴;发势时能量流由丹田向四梢扩散,是能量的发放,为开属阳。由于拳势的开合是以丹 心,故称为 丹田开合 或 内开合 。

除了 丹田开合 之外,太极拳还有 形体开合 与 呼吸开合 的说法。形体开合也叫 外开合 ,肢体伸展向外者为开,肢体屈缩向内者为合。呼吸开合源于李亦畲《五字诀》中 吸为合,为蓄;呼为开,为发 的论述。实际上 丹田开合 、 形体开合 和 呼吸开合 三者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丹田开合是动力核心,形体开合是丹田开合对身体的催发和显现,呼吸开合是对丹田开合的支持和配合。由于呼吸开合与拳势的蓄发、开合密不可分,故称为 拳势呼吸 。拳势呼吸可以用 蓄吸发呼 四个字来概括,即蓄势时吸气,周身气势收缩,是能量的聚蓄过程,为合属阴;发势时呼气,周身气势膨胀,是能量的发放过程,为开属阳。拳势呼吸宜采用腹式逆呼吸,即吸气时腹壁内凹,呼气时腹壁外凸,这种 吸缩呼胀 的特点恰好与拳势的 合缩开胀 相辅相成、浑然一体。拳势呼吸是引动拳势变化的风帆,也是太极拳从外入内必经的桥梁,正如王芗斋先生(意拳创始人)所说: 以呼吸之绵长而达丹田之充盈,继以丹田之充盈再贯满全身而达于四梢,如此内劲生而力量足。

但要注意不可把拳势呼吸做成机械的 呼吸操 ,拳势呼吸应当是非常自然而又极其舒畅的呼吸方式。如果您在练拳时做到心息相依,形息相随, 使呼吸趁着缓和的动作鼓荡,又要使缓和的动作趁着呼吸的鼓荡开合 (李雅轩大师语),周身气势产生 吸缩呼胀 和 吸轻呼沉 的感觉,说明您已经掌握了拳势呼吸的要领。

空气和水看似柔弱,但通过有序化的旋转运动 集柔成刚 ,就能形成威力惊人的龙卷风和巨浪。同理,太极拳要求 外形走弧线,内劲走螺旋 ,遍布周身的能量通过开合有序化的聚散运动,就能汇聚成太极拳极为宝贵的整体劲一掤劲,正如《八法秘诀》中对掤劲的描述: 周身弹簧力,开合一定间。 ②掤劲是刚柔相济的弹性劲,是具有球体感的膨胀劲,使得身体支撑八面。太极拳里支撑拳式动作有八种劲法:掤、捋、挤、按、采、捥、射、靠,把它们称之为 太极八法 。八法中除掤外的七种劲法都是在掤劲的基础上实现的,故把掤劲称为太极拳的 母劲 ,把太极拳叫做 掤劲拳 。

拳势的开合会引动周身掤劲的充盈变化,如果您在练拳时感觉身体好似一个充了气的大球,随着拳势的开合变化,大气球在不断地胀缩鼓荡着,这就证明您已经拥有了掤劲。

、势式相合 定式 ( 定势 )是势式相合的同步定位点

技击的规律是蓄而后发、合而后开,蓄到位才能发得透,合得住方能开得展。太极拳有 身备五弓 之说,说我们的四肢和躯干各象一张弓,蓄力时四肢弓在躯干弓的带动下弯曲合拢起来,发力时五张弓一起弹出打击敌人,这就是 蓄力如弯弓,发力如射箭 。其实在自然界里,猛兽在捕杀猎物时,也都是先将身体卷曲成弓形,然后择机突然伸张身体扑向猎物。不同拳式的攻防含义虽有不同,但在动作类型上不外是肢体的弯曲和伸展,这就是前面所说的 形体开合 。拳式中肢体弯曲合拢的过程,在拳势上对应着蓄势,能量流由四肢向丹田汇聚,为合属阴,在拳势呼吸中对应着吸气,此时身体轻灵,便于身法转换。拳式中肢体伸开外展的过程,在拳势上对应着发势,能量流自丹田向四肢膨胀,为开属阳,在拳势呼吸中对应着呼气,此时身体沉稳,利于打击敌人。 柔过劲,刚落点 是对上述变化过程的点睛之言, 柔过劲 对应着拳势的蓄、合、阴, 刚落点 对应着拳势的发、开、阳。但要注意的是,发势时的 刚 是 集柔成刚 ,是掤劲的充盈和周身整体劲的体现,切不可用局部的拙力去完成。刚的本质还是柔,太极拳的刚只能从松柔中获得。

那么,打拳时怎样做才能将拳式、拳势和呼吸三者准确地协调同步起来呢?这就要凭借一个同步定位点一 定式 。在太极拳套路中,每个拳式在结束时身姿都有一个似停非停的定型,这就是 定式 。定式既是一个拳式的结束点,又是一对拳势的结束点(所以 定式 也叫做 定势 ),同时还是一个拳势呼吸的结束点。此刻既是新、老拳式的转换点,又是拳势由发向蓄(由开向合、由阳向阴)的转换点,同时还是由呼向吸的转换点。由于定式是拳式、拳势、呼吸三者的同步定位点,因此练拳时一定要把定式做到位,使拳式、拳势和呼吸三者的结束点在此自然对齐,这对于实现 势、式相合 是至关重要的。

将拳式、拳势和呼吸三者协调一致的总指挥来自 意 。我们常说 以意导气,以气运身 ,这里所讲的 气 包括 内气 和 外气 两部分,内气指体内能量流,引导内气的方法是 阴聚阳散 一拳势开合,外气指肺部呼吸之气,引导外气的方法是 蓄吸发呼 一拳势呼吸。 气 在意念的引导下,经过开合运化后形成拳势,然后用拳势去推动肢体完成拳式,这就叫: 意不动,气不动;气不动,外不发。

武式大师郝月如说: 太极拳不在样式而在气势,不在外面而在内。 我们习练太极拳当以练 势 为重。吴式宗师杨禹廷说: 太极拳就是一阴一阳两个式(势)子,一通百通。 我们练拳不在于学会套路数量的多少,而在于能否打出拳势的阴阳内涵。太极拳理论家陈鑫总结道: 学太极拳,学阴阳开合而已。 阴阳开合 堪称太极拳的纲,练拳时一定要抓住这个纲,纲举目张,统领周身四肢百骸协调运动,使神、意、气、息、形五种元素熔化成一个完美的和谐体。

有一天,当您把 式 练成了 势 ,做到式中涵势、以势催式、式势一体之时,您便踏入了太极拳的门槛。

用于防治维生素B族缺乏症,也可用于食欲缺乏、消化不良的辅助治疗。

珠海男科医院地址内蒙古癫痫病医院咋样哪些活血止痛方法安全

维生素D滴剂孕妇可以吃吗
老年人便秘用什么药
宝宝先天性o型腿如何矫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