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中医养生慎入三大误区
中医新闻 2019年09月03日 浏览:2 次
摘要:中医养生这几年大热。随着大都会人们对幸福指数和健康质量的不断追求,中医养生也愈发受到追捧。不过要特别提醒,如果没有求诊专业的中医医师,仅凭自己的判断或者坊间的“老古话”进行自行“养生”,很可能反倒损害了健康。 误区一:养生就是要 进补 ?
生活水平高了,很多人愿意掏钱买来各种各样的名贵中药材,比如鹿茸、虫草、西洋参、高丽参等等,或泡水、或泡酒来进补养生。但人们往往忽略了一点 身体是不是需要?其实,大部分健康人是不需要如此 大动干戈 来进补的,就如同装满气的轮胎,如果继续给它打气,只会适得其反。
亚健康是目前很多人无法回避的问题。但如果 上纲上线 ,认为乏力就是气虚,汗出就是阴虚或者气虚,或者失眠就是气虚或者血虚,想当然地选择中药进补,很可能违反了中药的药性规律,造成越补越虚。
误区二:非疗法 百无禁忌 ?
任何事物都应该 适可而止 。即使是绿色、自然的非药物疗法,如果作用无限扩大,也会产生副作用。比如疗法,通过利用空气负压造成机体局部充血,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但其本身是有适应症和禁忌症的。如操作不当就会造成正气损害,或因为过度拔罐造成皮下硬结、皮肤严重淤青,甚至坏死、留疤。
针刺和都是作用于经络的传统疗法。不过,中医对健康的基本认识是 气血和 、 阴阳和 ,而这种状态并不能通过简单地敲打经络就得以实现;另一方面,中医认为,气血有其生、长、化、收、藏的时宜,不仅体现在四季中,在一天中也同样体现,若不合时宜地激发气血的运行就如同该睡觉的时候运动,会打乱气血的 作息时间 从而对机体造成伤害。
误区三:食疗就是补药 一锅炖 ?
随着养生市场大热,各种各样的食疗养生馆应运而生。观其食谱,大部分是 甲鱼、海参、鲍鱼、枸杞、乌鸡 之类各式各样的滋补食材、药材的综合,当然也有如 马齿苋、紫背天葵、香芋、山药 等药物及平补药物。虽然样式繁多,但是一般都是简单拼凑,而并非根据食用者的体质进行搭配,从而造成了 重花样而轻药效 的局面,使得食补而也无法达到养生的功效。
补气,滋肾,益精,用于气阴亏虚、肾精不定所致的头晕、心悸、目眩、耳鸣、健忘、失眠、疲乏无力;更年期综合症,病后体虚见证书证候者。
微信小程序如何注册小孩厌食怎么办
宝宝不消化吃什么好

-
幸福快乐买别墅拆房重建诉至法院遭索赔依依不舍
2020-06-24
-
英超阿圭罗点杀席尔瓦中柱曼城力夺主场连胜
2020-06-22
-
石家庄第一期五运六气推广运用学习班举办
2019-07-16
-
湖北中医肾病专科联盟在赤壁成立
2019-07-11
-
常做按摩可以这样强肾2
2019-07-11
-
中医针灸治疗近视眼
2019-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