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疾的中医论治方法
中医新闻 2019年10月23日 浏览:3 次
【导读】痢疾是以大便次数增多、腹痛,里急后重,痢下赤白黏冻为主症。是夏秋季节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但是痢疾的中医论治方法只有很少的人知道,下面就为你介绍痢疾的中医论治方法。
痢疾的论治方法
湿热痢
证候:腹部疼痛,里急后重,痢下赤白脓血,粘稠如胶冻,腥臭, 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
病机:湿热蕴结,熏灼肠道,气血瘀滞。
治法:清肠化湿,调和气血。
方药:芍药汤加减。
常用药:黄芩、黄连清热燥湿解毒;当归、芍药、甘草行血和营,以治脓血;大黄、槟榔、木香行气导滞,以除厚重;少佐肉桂辛温通结;可加金银花清热解毒。
疫毒痢
证候:起病急骤,痢下鲜紫脓血,腹痛剧烈,壮热口渴,头痛烦躁,恶心呕吐,甚者神昏惊厥,舌质红绛,舌苔黄燥,脉滑数或微细欲绝。
病机:疫邪热毒,壅盛肠道,燔灼气血。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除积。
方药:白头翁汤合芍药汤加减。
痢疾的中医论治方法
常用药:白头翁、黄连、黄芩、黄柏、秦皮清热化湿,凉血解毒;芍药、甘草调营和血;行血;木香、槟榔调气导滞。可加金银花、丹皮、地榆清热凉血。
阴虚痢
证候:痢下赤白,日久不愈,脓血粘稠,或下鲜血,脐下灼痛,虚坐努责,食少,心烦口干,至夜转剧,舌红绛少津,苔少或花剥,脉细数。
病机:阴虚湿热,肠络受损。
治法:养阴和营,清肠化湿。
方药:黄连阿胶汤合驻车丸加减。
常用药:黄连、黄芩、阿胶清热坚阴止痢;芍药、甘草、当归养血和营,缓急止痛;少佐干姜以制芩、连苦寒太过;加生地榆凉血止血而除痢。
谁应该阅读《痢疾的中医论治方法》?答案是:几乎所有人都应该阅读。《痢疾的中医论治方法》是当代的热点话题,提供了许多实用的养生指南,通过阅读《痢疾的中医论治方法》不仅能够了解健康的秘密,进而掌握自己的命运,拥有健康美丽的人生。
痢疾的中医论治方法相关内容资料:
小孩上火吃什么小儿大便干
小儿氨酚烷胺颗粒服用时间

- 上一篇: 羊肚应该怎么煮不变硬
- 下一篇 对舌头做1件事能远离癌症90的人忘了附十
-
幸福快乐买别墅拆房重建诉至法院遭索赔依依不舍
2020-06-24
-
英超阿圭罗点杀席尔瓦中柱曼城力夺主场连胜
2020-06-22
-
石家庄第一期五运六气推广运用学习班举办
2019-07-16
-
湖北中医肾病专科联盟在赤壁成立
2019-07-11
-
常做按摩可以这样强肾2
2019-07-11
-
中医针灸治疗近视眼
2019-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