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偏方秘方

立夏养阳重“养心”

偏方秘方  2019年08月17日  浏览:10 次

摘要:首先,睡前不吃油腻食物,不吃得太饱。因为油腻食物会增加血液黏稠度,加重冠状动脉病变,加重胃消化负担,影响午休质量。 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盛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为立夏节气。

今年的立夏是2018年05月05日21点25分18秒。

那么,在这逐渐炎热起来的立夏季节,我们如何做好养生工作呢?

指出,立夏之际,天干物燥,风多雨少,人体的水分比较容易通过呼吸、出汗等流失,尤其是进入夏季人们容易烦躁不安,产生焦虑的情绪。

1.重视午休

进入立夏后,昼长夜短更明显,此时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睡眠方面也应相对 晚睡 早起 ,以接受天地的清明之气。特别要注意睡好 子午觉 。

到了夏天,心阳最为旺盛,功能最强,当气温升高后,人们极易烦躁不安,好发脾气。这是因为气温过高加剧了人们的紧张心理、心火过旺。

此时人们不仅情绪波动起伏,机体的免疫功能也较为低下,起居、饮食稍有不妥,就会发生各种疾病。

春夏养阳 ,养阳重在 养心 。因此,立夏之后,不妨来个午休。

通过午睡来进行调节,补偿夜间睡眠不足,能使人的大脑和身体各个系统都得到放松和休息,更有利于下午、晚上的工作或学习。

如何午睡更健康?

首先,睡前不吃油腻食物,不吃得太饱。因为油腻食物会增加血液黏稠度,加重冠状动脉病变,加重胃消化负担,影响午休质量。

其次,健康的午睡以15~ 0分钟最恰当,若是超过 0分钟,身体便会进入不易睡醒的深睡期,还不如延长到1~1.5小时,完成一整个睡眠的周期。

2.清淡饮食

立夏时节,时值乾卦,自然界的变化是阳气渐长、阴气渐弱,相对人体脏腑来说,是肝气渐弱,心气渐强。人们就会觉得烦躁上火,食欲也会有所下降。

而此时的饮食原则是 春夏养阳 ,养阳重在养心,养心可多喝牛奶、多吃豆制品、鸡肉、瘦肉等,既能补充营养,又起到强心的作用。

宜采取 增酸减苦、补肾助肝、调养胃气 的原则,饮食应清淡,以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多吃蔬果、粗粮。

大鱼大肉、动物内脏和油腻辛辣的食物要少吃,过咸的食物,如咸鱼、咸菜等,也要少吃。

特别推荐,将绿豆、莲子、荷叶、芦根、扁豆等加入粳米中一并煮粥,并搁凉后食用,可起到健胃、驱暑的功效。

平时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粮,可增加纤维素、维生素B、维生素C的供给,能起到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

.重视 静养

立夏以后,天气转热,人的心神易受到扰动,出现心神不宁。中医认为 夏气与心气相通 ,所以要特别重视 静养 。

立夏时节,加强对心脏的保养,尤其是老年人,要做到 戒怒戒躁 ,要保持安静,情志开怀,心情舒畅,安闲自乐,笑口常开。

切忌大喜大怒,不可有过激之处,应该保持愉快的情绪,安闲自乐,保持神清气和、心情愉快的状态。

平时可多做静一些的文体活动,如绘画、钓鱼、书法、下棋、种花、听轻音乐等。

4.避免贪凉

《黄帝内经》有云: 秋冬养阴,春夏养阳 。立夏节气,养生的关键在于顺应阴阳,让阳气更加茁壮地生长。

随着气候日渐变暖,夏热使人体的腠理开泄,如果长时间对着电扇吹或久居空调室内,会使寒凉直入身体,使人感到头昏脑涨、四肢疲乏、精神困倦,更容易受凉感冒,严重者会引起气管炎、肺炎、关节炎等。

对于冷饮更应少吃,以免损伤脾胃的运化功能,出现长期食欲不振、腹痛、大便异常等症状,对孩子来说还会影响生长。

所以,即便是夏季,还要注意顾护身体的阳气,即少吹空调、远离冷饮,养阳的重点就是 勿贪凉 。

5.合理运动

夏季属火,气候炎热,是万物蓬勃生长的季节,也是人体阳气最盛、新陈代谢旺盛的时期。

立夏以后气温渐升,易出汗,许多人因怕热怕出汗,整天躲在空调房间里,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气滞血瘀症状。

事实上,适当地出汗可以降低体温,也可以排毒。

夏季锻炼身体应选择散步、慢跑、打等慢节奏的,并在运动后适当饮温水,补充体液。

活动强度以不感到疲惫为宜,时间不宜超过1小时,以减少心脏负荷。

对于运动的时间,许多人都认为最好选在早晨,且晨练越早越好。其实,在天亮之前,空气并不清新,不利于健身。

研究表明,在夏季早晨6时前,空气中的污染物最不易扩散,是污染的高峰期,所以,宜选择上午7点~8点或者下午4点~5点之间运动。

用于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进行期,冬季型症,属血热或兼血瘀证。症见皮肤红斑、鳞屑、清润肥厚、瘙痒、心烦、口渴或口干、便秘、溲黄等。

小便黄赤是怎么回事

丁桂薏芽健脾凝胶价格

宝宝感冒可以吃优卡丹吗

孕期缺钙喝什么汤好

孕期缺钙手关节痛

孕期小腿抽筋后一直疼

呼和浩特治疗妇科医院哪好
天津专科医院治男科哪好
内蒙古哪家医院专治白癜风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