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药养生

经验案例药渣倒掉不如这样用

中药养生  2019年06月25日  浏览:9 次

  本文导读:每次煎完药,看着那一大锅的药渣被倒掉就觉得好浪费,煎药就像熬汤一样,把药渣倒掉就相当于把汤喝了,肉扔掉。尤其是当药渣里面有很多补益 每次煎完药,看着那一大锅的药渣被倒掉就觉得好浪费,煎药就像熬汤一样,把药渣倒掉就相当于把汤喝了,肉扔掉。尤其是当药渣里面有很多补益的大枣、何首乌,我们不知道的是,其实这些药渣是可以用来外敷的。

  浅谈中药汤剂药渣的使用

  长期以来,治疗体表疾患之汤剂只服用药液,而多数药渣被废弃,诚属可惜。用药熥烫之法,虽古已有之,历代医家亦多有运用,但是专门论述此法者不多。本文旨在阐明,在运用汤剂治病的同时,充分利用和发挥药渣的作用,可进一步提高疗效。

  药渣的功效

  汤剂的药渣比之药液在某种情况下,具有更好的治疗作用。人们治病只能饮服药液,不能吞食药渣,然而人们可以利用药渣,令其发挥治疗作用。要使药渣发挥作用,就必须使其作用于病变部位才好。然而药物能否到达病变部位,怎样到达(所谓用药的途径和方式),以及到达的速度和程度如何?这要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果药物能迅速地到达疾病的部位,而且药液浓度又较大,即所谓生物利用度较高,则治疗效果就越好。汤剂之所以较其他剂型(如片、丸、散等疗效快,效果好,其原因也就在于此。

  根据实验得知,药渣比药液的含药浓度高。因此,可通过皮肤外用药渣增强局部用药浓度和药物作用持续时间,并能改善血液循环、活血化瘀消肿。所以,内服汤剂及外敷药渣同时使用,能提高疗效缩短疗程。

  药渣的使用方法

  将拟煎之原药装于大小合适的纱布袋中,连煎两次,取药液内服(亦可煎后将药渣盛于沙布袋)。根据病变性质、范围大小可分别采取药渣外敷或擦拭。一般病变范围较小的如流行性腮腺炎、结合膜炎等可采用外敷。病变范围较大如皮肤病可趁热反复擦拭。皆为每日三次,每次20? 0分钟。用后之渣袋置于药锅中,待下次用时加水少许,煮沸即可。每剂渣袋可连续使用两天后更换。

  病案举例

  例一:刘某,女,15岁。于1978年2月27日就诊。三年前患流行性腮腺炎,遗有两腮肿大之硬节。曾经多方治疗,内服中西药无效。经内服、外敷如下方剂五付,肿胀硬节消散治愈。

  处方:板兰根9克,大青叶9克,王不留行12克,丹参9克,紫花地丁9克,皂角剌9克,威灵仙12克,乳香9克,没药9克,黄芪12克,川芎9克,蒲公英9克

  例二:刘某,男,6个月,于1978年4月19日就诊。患儿全身湿疹相连成片。诊断为婴儿湿疹。内服、外擦用药四剂而愈。

  处方:茯苓皮12克,桑白皮6克,地肤子6克,黄芩5克,车前子5克(包),椿根皮 克,蝉蜕2克,蛇床子1克

  例三:王某,女,16岁,于1978年4月11日就诊。患者两周前,颜面皮肤起脓疱,布满左侧面颊,右侧面部散在发生。因内服中西药无效,而前来就诊。内服、外擦中药四剂即愈。

  处方:银花12克,连翘12克,元参9克,黄芩15克,板兰根10克,夏枯草15克,紫花地丁10克,桑白皮12克,蛇床子6克,陈皮6克,苍术9克,牛蒡子10克

  有些疾病其实外敷比内服效果更好,像是栓剂、贴剂就是因为外用的效果更好,中药煎煮只是用水把中药里面的成分提取了出来,但是很多成分是不溶于水的,而且药渣的药物浓度要高得多,所以如果是人体比较表浅的疾病,诸如皮肤、黏膜疾患之感染、肿胀、硬节;血管疾病之血栓性静脉炎、闭塞性脉管炎;四肢关节的肿胀、外伤;眼病的结膜炎等等,皆可内服药液、外敷药渣。

女人身体瘦弱疲劳月经不调
经期延长量很多怎么办
痛经怎么调理的食谱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