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药养生

中医美容远离黄脸婆

中药养生  2019年09月02日  浏览:2 次

  摘要:看到很多人四十岁以后尤其比较疲累的时候坐到办公桌前慢慢慢慢地就把腿跷到办公桌上去了看上去很不礼貌的样子,其实是他的气血回流不行了 中医美容,远离黄脸婆

  说实话,这个扎针这么多年,还真没有刻意的去做这一块的业务,平时沾边的也顶多就是治疗青春痘之类的有关于美容的这个问题。但是有时候经常给病人说起这个事来,尤其是一些女士们在扎针的时候,比如很怕针,扎针的时候害怕,亦其是一些面部的穴位,扎针的时候会很紧张,不要扎了吧不要扎了吧,这个时候总要说一句:脸上扎针能美容。然后就会听到这个很坚定的回答:好,那就扎吧,多扎几针!

  所谓男人爱潇酒,女人爱漂亮,人之天性,不可强意违背,顺从天性那是最好的。其实中医对美容的看法有非常成熟的经验,不仅仅是经验,因为中医已经研究透了气血的循环,气血的循行和分布,所以说你美容中医能帮上很大的忙,而且这种美是从里到外的美,不是我们单单使用品带来的光外表层美那是不一样的。

  好了,言归正传。我们从身心两个层面来谈一谈关于中医美容的知识,想必群内很多都是中医同行,很多朋友也是中医爱好者,这方面也有知识储备,讲得不对的地方大家多多指正。

  女人呢,首先谈谈女性朋友。女人三十五岁以后大部份气血变得稍为少一些了,所谓的五七三十五,女人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就是憔悴了,发始堕,就是发开始落了。四十二岁以后呢,三阳脉也开始减弱,面色就变得不那么容华,看上去开始有点苍白了,有点发黄了,我们黄种人俗语称的黄脸婆的状态了。

  那么这个阳明脉衰啊,这个阳明脉呢说的就是我们身体上的两条足阳明胃和手阳明大肠经,这两条其实就是一条阳明脉。阳明脉多气多血,它是养人的,其实就是胃经啊你看所有的气就来源于胃,它是养人的一个最重要的气血来源。而且阳明呢,我们说面部的病,尤其是像口眼歪斜可以取阳明。阳明行于面,整个面部,三阳都上面部来,而且阳明上得最多。三阳脉就是太阳、阳明和少阳这三条阳经。这三条经络气血弱的时候人的脸色就开始变得没有以前年轻的时候那么充盈、那么充盛,面容就开始憔悴了,我们怎么让三阳气血衰退减慢呢,或者是有没有一种可能性让它在持续发挥比较好的状态呢,我们还是有方法的。

  足三里这个穴位大家想必都很了解,因为它是胃经的下合穴,也是胃经上的土穴,胃本身阳明就是土,土中之真土穴,调补胃这个功能非常强。足三里是调理胃气的重要穴位。《灵枢》五邪第二十篇说:邪在脾胃,别管是阳气有余,阴气不足;阳气不足,阴气有余;或者是阴阳俱不足皆调于三里。这个意思就是重要关隘了也就是我们调理气血的重要穴位。这个除了足三里以外呢还一个,手阳明上还有一个穴位叫手三里。这两个穴位位置大概差不多,一个在小腿上一个在小臂上,位置几乎都一样,大家有兴趣的话,有中医基础这块的可以参悟参悟这两个穴位,为什么在这个位置,而且都叫三里,一个手三里,一个足三里,它们之间的联系,或者命名的规则,参悟透了后,可能对学中医会非常有好处。

  这个足三里呢可以针也可以灸。能用针的呢咱们最好用针扎。你摸到大概这个位置,然后揉一揉,感觉有的地方比较凹陷,那大概你的胃气就有点问题了。首先看到这个人面色有点萎黄,肝胃不和嘛,胃也不好,肯定胃也不好。胃气比较虚弱的时候足三里这块一般表现出来的就是肌肉比较凹陷,肌肉不那么充实,表现出来是一种松散,皮肤颜色也相对比其它地方可能暗淡些,我们一看大概就知道你的胃气不好。如果你能下针的话当然更好,这一针气感比较强,针进去大部份比较强烈的酸麻胀痛,以前我们讲的得气就是这种酸麻胀痛。然后针的时候建议你不要太快,摸到胫骨,往外缘,别贴骨太近,可以离上三厘米,横开一食指的宽度,不是一食指长,从那地方垂直进针,垂直小腿胫骨进针。进针后体会针下有没有发沉,你手下有没有发沉发紧,然后再观察大部份会从足三里到那一块肌肉会出现一过性的痉挛、颤动一下,这就是所谓的得气。得气以后净留针就行了。我们说胃气循行一周围绕身体循行一天50周,换算下来是28分钟8秒,基本上留针半小时就行了。

  也行,艾灸足三里是自古以来就是保健的一些非常好的方法。我们建议用悬灸,就是手持艾条去灸。艾条你也别选无烟的。这个烟也并不是什么很坏东西。以前农村烧的都是用柴锅,都是用柴火,也有烟,那个人基本上也不会出现什么问题。你现在觉到艾条这个烟受不了,其实说到深处是你出现了问题,出现了很严重的问题。你怕烟,我们说话扯得有点远啊,练身体啊,练的就是这个,比如说这个东西我很擅长那就不要练了,练就练自己不擅长的那一块。比如说我怕烟我就练自己看能不能耐受得住烟,练到闻到烟没事的时候,练成了这一步,虽然不是什么很好的东西,但是我就练忍受,这是修行的比较有意思的法门。我们把腠理那一层面的给它温薰到了这个经络就变得通畅起来了,这个时候就达到我们保健的作用了。扯远了再扯回来啊,温灸足三里的时候啊,很多人上我这来以后,扎针的时候一看足三里一个大疤。以前有人说过:灸灸足三里胜过老母鸡。补气补血的重要穴位,那叫发泡灸,疤痕灸。以前有人说:人若安,三里常不干。不干的意思就是灸出脓了,灸化脓了,一直是流水,这样就是三里不干。现在呢大可不必了,因为以前说这话的时候实在不一样。以前的人大概很多人,尤其是在外行走的,行走江湖的,以前也有搞运输的,怎么搞啊,除了马车,用马拉着你你也不能老骑着马,对吧?老是走,以前的人啊,大概腿用得比较过,这个气大部份的能量都用到下肢去,人20岁以后这个血啊气啊往上走,不在腿上了。小孩那个气在腿上比较多,你看那小孩从来不会停着的,跑回来跑回去的,跑完了还不累,因为他的气都在下面,比较足。年龄大点了就往上去了,所以说三十岁这人老好坐着,不太走了,四十岁以后就开始半躺着了,看到很多人四十岁以后,尤其比较疲累的时候,坐到办公桌前,慢慢、慢慢地就把腿跷到办公桌上去了,看上去很不礼貌的样子,其实是他的气血回流不行了,他需要把腿提高一点以致于让他的血比较轻松地回来。这个时候就可以给他灸足三里,我们拿着灸灸,老是跑开主题。刚才说以前的人灸得太厉害,那是因为它气需要把气引导到腿部让它那一块充盈起来。我们现在不行了,我们现在几乎不走路了,用不到太多的下去了,所以说你没必要非得把自己搞到三里常不干灸出疤来,灸出脓来,没有必要的,除非是很严重的可以这样尝试尝试,保健的话大可不必。人体遇热会起水泡,这是一种保护措施,保护状态。水来克火嘛,你过来以后太热了,太热了以后,人体怕把深层的组织烫给坏了,我们知道外面的组织从重要性要低于内部组织,内部组织出问题了修复也比较难,所以说生成水,鼓起水泡来,阻住火力往里渗透,以免烫伤里面。所以说我们灸的时候没必要太热,不必要非得忍着热,那个是没大必要的,这个如像晒太阳一样感觉就好啦,温热,很舒服,这个时候热力才会透过皮肤透到腠理里边去。

  益气活血,通便排毒,用于气虚血瘀,热毒内盛,便秘,痤疮、颜面色斑,高脂血症。

小儿脾胃虚弱怎么调理
小孩脸色发黄
孩子眼屎多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