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记者手记体验文化中企在海外的新名容易
中医美容 2021年09月02日 浏览:2 次
环球时报手记:“体验文化”,中企在海外的新名片
在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建设的斯里兰卡南部高速公路工地上,当地工人大多是刚放下农具的农民,毫无建筑经验。为培训这些村民,中国建筑修了第一家“安全体验馆”。《环球时报》看到,村民们正逐一进行着安全带使用体验、安全帽撞击体验等项目。中企的做法拉近了和当地百姓的距离。南部高速架设最大桥梁时,当地很多村民来围观。成了架桥工人的农民萨帕告诉《环球时报》:“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修这么大的桥,中国人真神奇!”
【环球时报驻印度特派 苑基荣】在孟加拉国、斯里兰卡、马尔代夫等南亚国家采访,《环球时报》总是能亲身体验到中国一线企业展示出的企业文化。很多新颖的做法既是在打造中国企业的形象,也是在传递中国的“软实力”。一个工程带动所在国广大民众,中国企业带来的“体验文化”也成为联系中国和南亚国家的纽带,若干年后,当地人依然会记得当年和中国人一起建设时的情景,感受到来自中国的友谊和帮助。
稿源:中国青年 马尔代夫是印度洋上的群岛国家,过去让马尔代夫人烦恼的是——连接各个岛屿的主要途径只能是轮船摆渡。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建设的中马友谊大桥是马尔代夫第一座跨海大桥,连通首都马累和机场岛,今年8月30日晚正式开通。施工期间,马累岛临桥一面每天都站着很多关注施工进度的当地人。马尔代夫政府和中国企业专门在技术组驻地附近修了一个配备望远镜的观景平台,方便过往行人观看大桥的建设。《环球时报》采访期间,无论是马尔代夫官员还是当地民众,一提起大桥,都会竖起大拇指,用中文说:“好!谢谢!”在项目组担任人力资源主管的阿米拉曾留学中国,他告诉,一些马尔代夫民众的参与感很强,下班后已习惯先到观景台看看今天桥修到哪儿了再回家。阿米拉说:“我父亲为我在中企项目工作而感到自豪。我当初选择学中文就是因为感到中国越来越强大。”
“水泥、沙子、钻头……”已经是当地时间晚上8时30分,在孟加拉国南部巴里萨尔省博杜阿卡利市戈拉巴拉镇帕亚拉燃煤电站工地的一个工棚里,传出孟加拉国工人读中文单词的声音。走进工棚,《环球时报》看到30多名年轻工人围在当地工人米兰身边,跟着他学中文。米兰是这个孟加拉国青年给自己起的中文名字,他在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承建的帕亚拉燃煤电站项目上做翻译兼工人代理。米兰不仅自己向中国工人学中文,下班后还在工棚办起免费中文学习班,教他的同伴们。这也成为当地人参与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佳话。
加盟铝门窗哪家公司好钦州医院白癜风
太原治疗男科费用

- 上一篇: 环球时报记者手记伊本白图泰家乡人对中国真永恒
- 下一篇 环球时报记者手记在大会上听众人谈权衡
-
浮萍的中医用途有什么
2019-07-06
-
针灸首次通过西医考验
2019-07-06
-
轻松排毒养颜瘦身
2019-07-01
-
健康生活科学午睡方法要知道
2019-06-28
-
一分钟按摩减肥操速速瘦身组图3
2019-06-28
-
拔罐拔掉消化不良
2019-06-26